阅读历史 |

第三章 选角风波与神秘线索(2 / 2)

加入书签

树洞被藤蔓缠着,阿Ken用美工刀划开一道缝,里面露出个铁皮盒子。打开一看,全是泛黄的照片:陆明远穿着军大衣在雪山里拍纪录片,抱着摄像机坐在沙漠里啃馒头,还有一张是在这个明代片场拍的——他站在老槐树下,身边站着个穿旗袍的女人,两人手里都拿着《草木兵》的剧本。

“这女的是谁?”张姐指着照片,“看着有点眼熟。”夏听听凑近看,女人的眉眼竟和沈砚有几分相似,尤其是眼角那颗小小的痣。

沈砚突然开口:“是我姑姑,沈曼青。她以前是话剧演员,五年前突然失踪了。”他的声音发紧,“我退学就是想找她,听说她最后一次露面,就是在这个片场。”

空气瞬间凝固。夏听听想起手稿最后一页的空白处,有一行极淡的铅笔字:“曼青说,谢安的从容是装的,他每晚都在书房哭。”

“你姑姑……也演过谢安?”她艰难地开口。沈砚摇摇头:“她演的是谢安的夫人,一个剧本里没名字的角色。姑姑说,这个角色才是最懂谢安的人,她知道他什么时候在笑,什么时候在发抖。”

阿Ken突然“啊”了一声,指着铁皮盒子底层:“这是什么?”那是张被照片压着的纸条,上面用钢笔写着:“七月初七,槐树下,带《草木兵》来。”字迹和手稿上的一模一样,只是墨迹已经发黑,像是放了很多年。

今天正是七月初六。

夏听听的指尖划过纸条上的日期,突然觉得背后的老槐树像在盯着自己。风穿过枝桠,发出“呜呜”的声响,竟真像有人在低声哭泣。

“明天别来了。”张姐突然拽住沈砚的胳膊,“这地方邪门得很,你姑姑失踪说不定就跟这儿有关。”沈砚却摇了摇头,眼神异常坚定:“我要留下来。姑姑的日记里写过,她想拍一部‘让历史活过来’的戏,这部《淝水之战》,或许就是她没完成的心愿。”

夏听听看着他眼里的光,突然想起自己穿书前的那个夜晚——她窝在沙发里看一部烂片,边吃薯片边骂编剧没脑子,当时绝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为一个异世界的故事拼尽全力,甚至卷入一场跨越五年的谜团。

“阿Ken,把所有设备都搬到树底下。”她突然开口,“今晚我们不回去了,就在这儿改剧本。”张姐刚要反对,就被她按住肩膀:“张姐,你难道不想知道,陆明远和沈曼青到底发现了什么?”

夜幕降临时,老槐树下亮起了临时扯的灯泡。夏听听摊开剧本,沈砚坐在对面,偶尔念几句谢玄的台词,声音在寂静的片场里格外清晰。张姐煮了泡面,阿Ken抱着摄像机,镜头对着晃动的树影。

凌晨两点,夏听听改到谢安收到捷报的段落,突然停住笔——陆明远的手稿里写“谢安把捷报往袖子里藏,手指被纸边划破了也没察觉”,而沈砚刚才念台词时,左手无意识地攥成了拳,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和手稿里的细节惊人地吻合。

“你怎么知道这个动作?”她抬头问。沈砚愣住了,低头看着自己的手:“不知道,就是觉得……他应该这样。”

就在这时,阿Ken突然指着摄像机屏幕,声音发颤:“娜姐,你看!”屏幕里,老槐树的影子在墙上晃动,竟慢慢聚成一个人形,正弯腰看着他们的剧本。

夏听听猛地回头,树影依旧是树影,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像有人在轻轻翻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