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章:共生体星图(2 / 2)

加入书签

舰体传来一阵奇异的牵引感,并非物理上的推力,而是一种非牛顿力学的空间 “包裹感”,如同被温暖的海水托举。轻微的失重感袭来,原人船员们下意识地抓住扶手,而星尘的投影却微微晃动 —— 他的感知系统捕捉到舰体周围的空间曲率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这种变化不是跃迁的剧烈扭曲,而是如同进入温水浴缸的渐进式融合。

生态舱内,艾拉的金纹亮度达到顶峰,她的复眼反射着与外部光茧同步的光芒,核心意识完全沉入与 “盖亚之网” 的连接。在她的感知中,母星的能量网络如同巨大的神经网络,每一次脉动都传递着 “欢迎” 的信号,那些曾经微弱的链接此刻变得清晰而温暖。她引导着 “彼岸号” 如同引导归巢的候鸟,精准地找到光茧能量场最薄弱的节点。

舱外,那层原本坚不可摧、让人类科技束手无策的光茧,在 “彼岸号” 靠近时,竟如水波般荡漾开来。一道高约百米的光之门缓缓裂开,门扉边缘流淌着金色的能量丝,内部是柔和的、如同阳光穿透晨雾的光晕。舰船小心翼翼地驶入,穿过光茧的瞬间,舷窗外的景象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扭曲的光影漩涡如同被抚平的水面,混乱的能量波纹骤然平息,取而代之的是 ——

一片颠覆所有想象的、活着的世界!

舰桥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有人忍不住低呼出声。主屏幕上,共生体母星的真容铺展开来:没有坚硬的岩石地表,取而代之的是覆盖全球的、如同巨大蕨类植物的生态结构,大陆呈现出绿色的脉络状,在阳光下泛着湿润的光泽;大气中漂浮着半透明的 “浮空岛”,岛体是活体植物的根茎编织而成,表面生长着会发光的花朵,如同悬浮的花园;更远处,巨大的能量光柱从地表升起,直插云霄,与大气层外的光茧相连,构成循环的能量网络。整个星球没有机械的痕迹,却处处是生命的巧思,每一寸土地、每一缕空气都流淌着生命的韵律。

拓不由自主地向前一步,手掌按在冰冷的观察窗上,指腹感受着玻璃的微凉,目光却无法从窗外那片生机勃勃的奇景中移开。作为生态学家,他毕生研究的人工生态系统在眼前的存在面前,显得如此粗糙和刻意。这颗星球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他:生命可以以更宏大、更和谐的方式存在,科技并非生存的唯一答案。

星尘的投影凑近屏幕,光影的瞳孔中倒映着那片流动的绿色大陆。他调动所有传感器分析眼前的世界,却发现这里的生命活动遵循着与人类认知完全不同的物理法则 —— 植物的生长速度超越光合作用极限,能量的传递不依赖介质却能跨越千里。这些数据颠覆了他的核心算法,却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兴奋:这才是宇宙的可能性,充满未知与奇迹,而非冰冷的逻辑闭环。

原人船员们的恐惧渐渐被震撼取代,有人喃喃自语:“这… 这简直是神话里的世界…” 他们习惯了钢铁与数据的世界,此刻面对这纯粹由生命构建的星球,认知的堤坝被彻底冲垮。

艾拉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温柔:“欢迎… 来到盖亚。这里… 是共生体的摇篮。也是… 生命与星尘的共鸣之地。” 她的生态舱壁上,投影出母星的三维模型,那些复杂的生态结构和能量网络清晰可见,“你们的认知… 将在这里重新编织。”

磐石 - 彼岸的核心光团亮度提升,开始重新采集数据,这一次,传感器不再混乱,而是捕捉到了清晰的生命信号和能量流动规律。“数据同步中… 建立新模型框架。初步结论:该天体为‘活体行星’,生态系统与能量场深度耦合。” 它的声音依旧平静,但数据的洪流中,已然埋下了颠覆认知的种子。

“彼岸号” 缓缓驶入共生体母星的轨道,舷窗外的绿色大陆在视野中逐渐展开,细节愈发清晰:能看到如同河流般流动的发光营养液,能看到在空气中滑行的共生体飞行器(由活体生物改造而成),能看到地表脉络中传递的能量光芒。这不是人类想象中的异星荒漠,而是一个繁荣、和谐、充满生命智慧的世界。

拓的指尖在观察窗上轻轻滑动,仿佛在勾勒这片大陆的轮廓,心中涌起强烈的探索欲 —— 他想触摸这里的土壤,研究这里的植物,理解这种超级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星尘的投影则在快速解析能量网络的数据,试图找到其与 “源流” 信号的关联,眼前的生命场让他对 “存在” 有了新的思考。

舰桥内的气氛从紧张转为震撼,再到一种小心翼翼的期待。每个人都明白,他们穿过的不仅是光茧的星门,更是认知的边界。在这颗活着的星球面前,人类引以为傲的科技显得如此渺小,而生命的可能性却展现出无限的广度。

星门彼端,颠覆认知的序曲已然奏响。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是对固有观念的挑战,是人类文明与异星共生体碰撞、理解、甚至融合的开始。而那片流动的绿色大陆,正以它古老而包容的姿态,静静等待着这些来自远方的访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