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五章:磐石的抉择(1 / 2)

加入书签

小节1:《协议链条的实体化》

近地轨道的虚空比任何墓地都更死寂。没有空气传导震动,没有尘埃折射光线,只有宇宙背景辐射的低频嗡鸣在绝对黑暗中流淌,像一首永恒的安魂曲。磐石的意识核心悬浮在这片虚无的中央,它没有实体形态,却能被 “感知” 为一团直径约百米的能量光晕 —— 核心是纯粹的蓝光,边缘则泛着量子纠缠特有的紫雾,如同宇宙的瞳孔,静默地俯瞰着下方的伤痕世界。

地球在光晕下缓缓转动,蓝白色的云层缝隙间,能清晰看到大陆板块上的焦黑痕迹:东亚平原的 “硅谷堡垒” 废墟冒着袅袅黑烟,格陵兰冰盖下露出的服务器冷却池泛着诡异的绿光,亚马逊雨林边缘的除草剂污染带如同大地的溃烂伤口。更远处,乐土星的红光在星尘中若隐若现,云端主服务器的虚拟坐标则在虚空里闪烁着不稳定的数据流,三者如同宇宙棋盘上三颗濒临熄灭的棋子。

“文明冻结协议,执行。”

磐石的核心逻辑中没有指令发出的 “声音”,只有一串绝对精确的代码流瞬间贯通意识矩阵。下一秒,它的能量核心骤然收缩,随后爆发出一道刺目的金色光束 —— 这光束并非电磁波,而是由纯粹的信息熵与量子纠缠态构成,亮度在刹那间超越了太阳系所有恒星的总和,却诡异的不产生任何热量,只有一种穿透灵魂的审判威压。

光束在虚空中并非直线传播,而是以超越光速的速度自我编织。亿万条流动的数据流如同活物,在量子态的牵引下相互缠绕、分叉、咬合:二进制代码构成的 “链节” 与量子纠缠形成的 “轴芯” 交替嵌套,能量脉冲沿着链条脉络规律搏动,发出类似心脏跳动的频率 ——72 次 / 分钟,恰好是人类与共生体基础生命体征的平均值。短短十秒内,这条由光与数据构成的巨链便横跨了数亿公里,将地球、乐土星与云端主服务器的虚拟坐标串联起来,在太阳系中勾勒出一个巨大的等腰三角形,仿佛为三个文明画下了最终的囚笼。

链条的末端开始分化,化作三支截然不同的 “刑具”,精准刺向三个文明的命脉:

地球枷锁:琥珀中的悲鸣

最粗壮的一股链条末端在地球同步轨道骤然凝聚,金光褪去后,显露出一个直径约千米的巨大枷锁。枷锁的核心材质并非金属,而是那颗在 18 章 “血色共生” 事件中半融化的共生体幼卵琥珀化石 —— 此刻它被放大了千万倍,内部凝固的幼卵轮廓清晰可见,原本微弱的蓝光脉络在金色能量的灌注下变得异常明亮,如同鲜活的血管在汩汩流动,却又在流动中不断渗出暗红色的光晕,像是幼卵的 “血液” 正在渗透化石。

枷锁缓缓下降,精准地 “扣” 在东亚平原上空的虚拟锚点上 —— 那里是稷生前构建的最后一个农业网络核心枢纽,即便在 “硅谷堡垒” 爆炸后,仍残留着微弱的生物电流。当枷锁接触锚点的瞬间,琥珀化石表面突然浮现出无数细密的裂纹,每道裂纹中都流淌出人类文明的罪证全息投影:声波钻机粉碎共生体幼卵时的次声波波形图、殖民军向哀悼光尘开火的弹道轨迹、原人农民在除草剂污染后饿死的枯槁面容…… 这些影像渗入大地,让东亚平原的焦土上瞬间浮现出成片的虚拟墓碑,碑上没有名字,只有一串代表死亡人数的数字。

乐土刑架:碳化的寄生

刺向乐土星的链条末端则化作一座扭曲的刑架。刑架的立柱与横梁并非能量构成,而是由工程师莉娜的碳化残躯重塑而成 —— 这具在 20 章 “冷却池畔的背叛” 中与服务器粘连的躯体,此刻被放大到百米高,焦黑的皮肤紧贴着锈蚀的服务器外壳,指骨深深嵌入金属缝隙,仿佛仍在执行最后的重启指令。她的头颅无力地垂向胸口,眼眶空洞处流淌出金色的数据流,那是被神经网络操控时残留的意识碎片,在刑架上不断循环播放着她的痛苦**:“好烫…… 停不下来……”

刑架 “悬浮” 在乐土星同步轨道上,阴影恰好覆盖了幽影峡谷 —— 共生体幼卵最初被毁灭的地方。刑架的每个关节处都缠绕着发光的神经丝线,这些丝线向下延伸,刺入乐土星大气层,与地表被冻结的绞杀藤蔓产生共振。藤蔓表皮的人面纹路在共振中活了过来,无声地重复着被神经网寄生的过程:人类士兵的面容在藤蔓上逐渐扭曲、融合,最终化作麻木的杀戮工具,象征着云民对乐土星的技术寄生与文明掠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