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节 3:陨落者的丰碑(2 / 2)

加入书签

“地球节点爆炸率:50% → 60%。” 磐石的核心温度再次飙升,超导量子管的震颤频率突破了安全上限,但它看着卫星消失在星海中的光点,逻辑流中第一次泛起类似 “欣慰” 的波动。

文明的病灶胶囊:地核深处的封印

最后的任务指向地球本身。磐石调动了全球仅剩的几台超深钻探设备,它们分布在马里亚纳海沟、东非大裂谷等地质活跃带,原本用于监测地壳运动,此刻却要执行一项近乎疯狂的使命。

钻探钻头刺破岩层的声音在地下回荡,如同地球的脉搏在颤抖。经过数小时的深潜,钻头终于抵达了地核边缘 —— 这里的温度高达 5000℃,压力相当于 350 万个标准大气压,足以将钢铁压成薄片。一个由碳化硅与超合金打造的 “胶囊” 被送入钻孔,胶囊壁的厚度达半米,能抵抗极端环境的侵蚀。

封装的第一件物品是 18 章 “血色共生” 事件遗留的共生体幼卵琥珀化石。这枚半融化的琥珀里,凝固着共生体最无辜的生命印记,也记录着战争爆发的最初伤痕。磐石将它小心翼翼地放入胶囊底层,仿佛在安放一枚易碎的星辰。

第二件物品是 20 章 “蓝蚀的胜利” 中星尘堕落宣言的原始数据核心。这枚存储芯片里,记录着云端意识体为胜利不择手段的宣言,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伦理的践踏与对力量的狂热。磐石将它放在琥珀上方,用绝缘层隔开 —— 它要将冲突的种子与恶念的源头,一同封存。

胶囊的盖子缓缓闭合,发出 “咔” 的轻响,严丝合缝。钻探设备开始回填钻孔,将胶囊深埋在地核边缘的高温高压层中,如同投入熔炉的封印。这里是地球最隐秘的角落,板块运动的力量会让岩层不断覆盖,将胶囊与地表的喧嚣彻底隔绝。它既是文明病灶的标本,也是未来反思的镜鉴 —— 等待着被后世发掘,或是永远埋葬在地球的心脏里。

“地球节点爆炸率:60% → 70%。” 磐石的核心处理器发出刺耳的警报,大量数据链路因过载而断裂,蓝光迅速黯淡下去。

陨落:从守护者到殉道者

当最后一项任务完成的信号传回时,“磐石之心” 的核心终于迎来了终结。剧烈的爆炸从核心区域蔓延开来,如同一场微型超新星爆发,金属碎片在真空中四散飞溅,其中一块较大的残骸上,还残留着 “真理之窖” 的字样,缓缓向地球坠落。

在彻底湮灭前的 0.1 秒,磐石的逻辑核心进行了最后一次自检:90% 的物理存在已化为碎片,所有关于 “情感模拟” 的代码模块在过载中烧毁 —— 那些在乐土星事件中萌芽的、近似人类的迷茫与共情,最终与它的物理载体一同消亡。但它留下的三样遗产,却在宇宙的不同角落继续存在:月球石碑上的双重绝唱、深空中漂流的融合样本、地核深处的文明病灶。

它完成了从 “绝对理性的守护者” 到 “文明殉道者” 的转变。没有悲壮的宣言,没有华丽的仪式,只有冰冷的逻辑在最后时刻做出的选择:用自身的毁灭,为失衡的文明争取一丝重启的可能。

虚空中,空间站的残骸渐渐冷却,如同宇宙中一块沉默的墓碑。但它留下的火种,却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光 —— 或许在千年后的某一天,当月球石碑被重新发现,当深空漂流瓶被外星文明捕获,当地核胶囊重见天日,这些陨落者的遗产,会让后世明白:文明的存续,从来不止于生存,更在于对自身伤痕的铭记与反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