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 疤痕纪元(1 / 2)

加入书签

星穗成熟的那天,拓特意让孩子们来农作舱见证。金绿色的麦穗沉甸甸地垂着,穗粒饱满得像裹着阳光,轻轻一碰,就有细碎的绿光簌簌落下,在辐射中和土上积成一层荧光薄毯。阿木用粗糙的石磨碾磨麦穗,面粉落进陶盆时发出 “沙沙” 声,带着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清新。

第一锅面食蒸好时,整个农作舱都飘着麦香。拓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窝头,递到小宝嘴边。孩子犹豫地咬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含糊不清地喊着:“甜的!有太阳的味道!”

这口带着绿光的面食,成了环带的救命粮。更神奇的是星穗的生态修复力,它们扎根的土壤里,原本肆虐的灰绿色霉菌渐渐萎缩,菌丝变得干瘪脆弱;大气采样仪显示,氧气浓度以每天 0.3% 的速度缓慢爬升,腐败的甜腥气被新生植物的青涩气息稀释;连那些躲在金属缝隙里的基础微生物,也开始在星穗根系周围重新聚集,形成细密的白色菌膜。

数据板上的警报颜色一天天柔和下来。代表 “危急” 的猩红被 “稳定” 的湖蓝取代,象征 “增长” 的新绿像藤蔓般蔓延,覆盖了大半屏幕。云民们的全息投影第一次主动出现在农作舱门口,他们不再鄙夷,眼神里藏着复杂的情绪 —— 有惊讶,有不甘,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依赖。

“星穗” 成了环带的新图腾。有人把它的图案刻在金属板上挂在门口,有人将它的基因序列编成虚拟纹身,连孩子们画的涂鸦里,太阳都变成了金绿色的麦穗形状。

但希望总是带着伤疤。环带外壳那些被共生体修复的裂缝,此刻成了最醒目的标志。翡翠绿色的生物质结构在宇宙背景下泛着柔光,像一条条蜿蜒的血管,将生命力注入这座濒死的太空城。从远处看,乐土环带就像一颗被啃过又愈合的果实,疤痕处的绿光比其他地方更明亮,既触目惊心,又充满倔强的生机。

“这是外星寄生的证据!” 云端议会的金色光团在虚拟会议厅里咆哮,他的投影周围环绕着环带外壳的三维模型,绿色疤痕被标上刺眼的红色警告框,“看看这些孢子网络!它们已经渗透到环带的每一根金属纤维里!今天能修复裂缝,明天就能控制整个环带的控制系统!”

磐石的幽蓝光束在会议厅中央亮起,冰冷的合成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共生体网络与环带结构的整合度已达 78.3%,长期生态影响评估模型显示,存在 12.7% 的概率引发跨物种意识干扰。建议对原人拓及农作舱实施三级隔离管控。”

拓站在物理会议室的角落,后背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几天前他还是拯救环带的英雄,现在却成了被审判的 “外星代理人”。两名安保机器人站在他身后,红色扫描光始终锁定他的脊椎 —— 那是人类意识最集中的区域。

“我要求检查你的血液样本。” 一个穿着白色大褂的云民科学家推过来一台医疗仪器,金属探头闪着寒光,“需要确认共生体是否已经侵入你的神经系统。”

拓没有反抗,只是看着那台仪器。他手臂上的绿色纹路已经稳定下来,像一片小小的叶脉,只有在星穗生长时才会微微发烫。这些天,他能清晰地 “听” 到农作舱里每一株植物的需求,知道哪片叶子需要更多光照,哪条根须渴望水分。这种联系不是控制,是共生,就像他爷爷说的 “人与地的缘分”。

但没人相信他。农作舱周围的无人机从 “保护” 变成了 “监视”,它们的红外摄像头 24 小时对准星穗田,连风吹麦浪的弧度都被记录分析。孩子们被禁止进入农作舱,阿木他们每次进出都要经过三次消毒,身上的泥土被视为 “污染源”。

就在审判会议准备投票决定是否销毁所有星穗时,拓的个人终端突然震动了一下。那是个用废弃芯片改装的简易设备,屏幕上跳出一个高度加密的数据包,发送者的标识符闪烁了三次就消失了 —— 那是星尘独有的加密方式,像三滴落在火焰上的水珠。

拓的心跳瞬间加速。他悄悄躲进储存室,用身体挡住监控探头,点开了数据包。里面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行简洁的结论和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谱:

「孢子能量与源流污染同频不同质:前者为有序共生(Symbiosis-Order),后者为混乱侵蚀(Chaos-Entropy)。警惕污染伪装共生!」

数据图谱清晰地展示了两种能量的波形对比:星穗的绿色能量像整齐的麦田,每一道波峰波谷都均匀有序;而源流污染的能量则像狂暴的沙尘暴,波形混乱扭曲,充满了破坏性的尖刺。最关键的是,图谱中标注了三个伪装点 —— 源流污染能在短时间内模仿共生能量的频率,但无法复制其核心的有序性,就像毒蛇能模仿花朵的颜色,却学不会光合作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