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刘三落网(2 / 2)
“是!”
宁峨眉离开后,徐凤年看着窗外,眼神愈发凝重。赵珣造枪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对付北椋,还是想借太子党之手扩充势力?那“一枪洞穿三层铁甲”的威力,若真成规模,足以改变北境的战力平衡。
“看来,得去会会赵珣了。”徐凤年起身,对李淳罡道,“李先生,陪我去趟精工坊?”
李淳罡挑眉:“去看他的宝贝长枪?”
“算是吧。”
精工坊外,守卫比之前严密了数倍,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赵珣正在指挥工匠们搬运钢材,看到徐凤年来了,放下手中的活计,笑道:“徐世子怎么有空过来?莫非是为了分赃的事?”
“分赃不急。”徐凤年目光扫过工坊深处,那里传来叮叮当当的锻造声,比别处更响亮,“听说周平醒了,过来看看他,顺便参观一下精工坊,毕竟北椋也有锻造坊,想借鉴一二。”
赵珣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却还是笑道:“当然可以,不过里面比较乱,我让人带你逛逛。”
他故意避开了工坊深处,只让管事带着徐凤年参观普通兵器的锻造区。徐凤年不动声色,一边听管事介绍,一边留意着深处的动静。那里的火光比别处更亮,还隐约能听到金属淬火的嘶嘶声,夹杂着工匠们低低的呼喝——显然是在处理极难的工序。
“赵世子最近在忙什么?好像很少见到你。”徐凤年状似无意地问。
“还能忙什么,处理些军务。”赵珣道,“青州刚清剿了太子党,总得把防务理顺,免得再生乱子。”
“说起来,这次清剿能这么顺利,多亏精工坊赶制了不少箭矢。”徐凤年看着赵珣的眼睛,“只是不知世子最近在赶制什么要紧物件,动静倒是不小。”
赵珣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不过是些改良的骑兵枪,想试试能不能让冲锋威力再强些。世子也知道,北境不太平,总得有些趁手的家伙。”
他说得轻描淡写,眼神却不自觉地瞟向工坊深处,显然不想多谈。
两人又聊了几句,徐凤年起身告辞:“多谢赵世子款待,精工坊果然名不虚传,北椋还有很多要学的地方。”
“世子客气了。”赵珣送他到门口,目光落在徐凤年腰间的铁剑上,“听说世子最近在练剑?有机会倒是想讨教一二。”
“随时奉陪。”徐凤年翻身上马,临走前深深看了一眼工坊深处,那里的锻造声还在继续,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回到林家庄园,魏叔阳正在整理缴获的太子党物资,见徐凤年回来,连忙道:“殿下,刚查到,太子党近半年往青州运了三批玄冰砂,都送到了精工坊附近的货栈,签收人是个化名‘老周’的人——十有八九是周平手下的学徒。”
徐凤年拿起那份清单,指尖划过“玄冰砂”三个字,眼中寒意渐浓。赵珣果然在利用太子党的渠道获取北椋锻造材料,他一边清剿太子党,一边借对方的资源打造兵器,这步棋走得又狠又滑。
“把刘三的供词和玄冰砂的清单整理好,送一份给靖安王。”徐凤年道,“赵衡未必知道他儿子在做什么,该让他知道了。”
“是。”
夜幕降临时,徐凤年独自一人来到盐田。月光洒在白茫茫的盐池上,泛着清冷的光。他知道,赵珣的三棱枪绝不能掉以轻心,这种兵器一旦大规模装备,对北椋的骑兵将是巨大的威胁。
“该给父王写信了。”徐凤年喃喃自语,北椋必须尽快改良甲胄和锻造术,应对青州可能出现的变故。
而此时的精工坊深处,赵珣正看着刚锻造好的三棱枪,枪头闪着幽冷的光,上面的倒刺锋利无比。他拿起长枪,对着一块三层厚的铁甲猛地刺去——只听“噗嗤”一声,枪头竟真的洞穿了铁甲,倒刺上还挂着撕裂的铁屑。
“世子,成了!”周平的副手激动地喊道,他是少数知道内情的工匠。
赵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一千支,三个月内必须造齐。”
“可是…玄冰砂快用完了,太子党的渠道被我们清剿后,怕是很难再弄到了…”
“无妨。”赵珣放下长枪,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北椋不是有吗?徐凤年既然送上门来,正好借他的手用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