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章拿出证据(2 / 2)

加入书签

可张秀兰的脸色依旧不好。

刘大娘端来了热水、毛巾,王秀英也赶紧拿了些点心给俩孩子。

热水冒着热气,毛巾拧得干湿度刚好。

刘大娘把毛巾敷在张秀兰额头上,又轻声劝了几句。

点心是昨晚蒸的豆沙包,还热着。

王秀英掰开一个小块,轻轻塞进孩子嘴里。

小姑娘缩着手接过点心,低着头狼吞虎咽,一看就是饿坏了。

最小的那个几乎没嚼就咽了下去,眼睛始终盯着剩下的半块。

乔晚音看着心疼,让王秀英再去拿两个。

孩子吃得急,差点呛到,王秀英连忙轻拍她的背。

另一个孩子则一声不吭,只是紧紧抱着张秀兰的衣角。

林啸元匆匆跑进来,在乔晚音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王二蛋是排长,上月刚跟师部医院一个护士领了证。”

乔晚音听完,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她知道王二蛋这个名字。

以前张秀兰提过,说是男人在部队有前途,让她们娘仨等几年。

可等来的不是团聚,竟是这样的消息。

乔晚音眉头一皱。

“那这不是重婚吗?”

屋里其他人听见了,也都安静下来。

重婚是大事。

尤其在现在这个年代,牵扯到组织纪律和法律问题,处理不好会出大麻烦。

“问题在这。”

林啸元摇头,“他和张秀兰没领证,当年只办了酒席,她是童养媳出身。”

乔晚音立刻明白过来,法律上不承认这种婚姻关系。

张秀兰没有身份,没有保障,连申诉的资格都可能被质疑。

乔晚音心头一紧。

没有结婚证,意味着张秀兰无法以妻子身份主张权益。

两个孩子也可能被归为非婚生子女。

部队那边会不会承认?

组织会不会介入?

这些都成了问题。

那时候乡下很多地方都这样,结不结婚,全看有没有摆酒,没人太在意那张纸。

可从法律上讲,这种关系压根不算婚姻。

有些地方风俗根深蒂固,酒席一摆,亲戚一认,就算成家了。

登记的事反倒被忽视。

可如今时代变了,制度在规范。

像张秀兰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

乔晚音想起之前走访时听到的几桩类似事例。

有的女人跟男人生活十几年,孩子都上小学了。

结果男人一调走,音信全无。

这时,傅斓走了过来,看着张秀兰。

“大姐,你们没领证不算夫妻。”

“他是现役军人,现在的婚姻是受保护的,你这样闹,根本没用。”

傅斓语气平静。

张秀兰哭得更凶了。

“那我闺女咋办?那是王二蛋亲生的啊!总不能不认自己的娃吧!”

她的声音带着颤抖。

傅斓冷冷地说:“那你得拿出证据才行。”

房间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张秀兰抽泣的声音在回荡。

乔晚音一下子站起身:“互助中心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家属解决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