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章 工业序章(2 / 2)

加入书签

他们感觉,自己不再是为黑帮卖命,而是在亲手创造一份真正的事业,一份能改变他们命运的事业。

李国栋则带领着他的技术团队,日以继夜地扎根在另一角的简易实验室里。

他面前摆满了各种化学试剂和玻璃器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化学味。

他的头发总是乱糟糟的,眼睛里布满血丝,但他似乎完全感觉不到疲惫。

他不仅要负责磺胺生产线的设计和调试,更要进行技术攻关,试图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他知道,只有成本足够低,他们的药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才能真正惠及那些买不起洋药的穷苦百姓。

半个月的时间,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中飞逝而过。

在沃尔夫冈的指挥下,第一条“土法”磺胺生产线,奇迹般地在仓库里搭建完成。

那是一个由废旧锅炉改装而成的反应釜,一台由汽车发动机改造的离心机,还有面包房烤箱改装的干燥箱。

它们粗糙却充满生命力,每一个连接处,每一根管道,都凝聚着沃尔夫冈的严谨和中国工人的巧思。

当李国栋小心翼翼地将第一批原料投入反应釜,当蒸汽在管道中发出嘶嘶的声响,当离心机开始轰鸣着旋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气氛。他们等待着。

终于,第一批完全由自己生产的“和义牌”磺胺药下线。

药片呈白色,摸上去有些粗糙。

李国栋拿起一枚药片,放在鼻尖轻轻嗅了嗅,脸上露出了混杂着疲惫与狂喜的笑容。

“成功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梁文辉立刻拿着他的算盘,飞快地拨动着珠子。他根据李国栋报出的原料消耗和人工成本,精确地计算出了这批药的单价。

最后,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陈先生,药效经过初步检验,虽然差一点,但是绝对有效。但成本,只有市场价的十分之一!”他报出的数字,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是一次真正的从零到一的突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