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远东基石(1 / 2)
返回香港的路途,比预想中更平静。
车轮压过新界颠簸的土路,远处的狮子山在薄雾中露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九龙城寨,那片熟悉的,混杂着煤烟与潮湿气味的空气,再次包裹了他们。
和义堂正厅。
陈山没有提澳门的凶险,只是简短地做了说明。
堂口里的兄弟们只知道,堂主出去了一趟,带回来更多的钱。
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唯有陈山,鬼叔,王虎和癫狗,才明白那份平静下掩盖着何等汹涌的暗流。
热潮退去,夜深人静。
那间被改造成临时办公室的后堂里,李国栋来了。
他眼窝深陷,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他将一叠画满了复杂图纸的草稿,铺在桌上。
“陈堂主,我这几天把流程想了又想,我们的化工厂,绝对可行。”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但是,有两个最大的难题,绕不过去。”
李国栋用铅笔,在纸上重重地画了两个圈。
“设备。”
“还有,账目。”
他解释道,化工生产需要精密的反应釜,离心机,还有管道系统。这些东西,在香港只有洋行能搞到,而且价格昂贵,更别提那些专门用来校准和维修的工具。
“我们就算买来了,谁来装配?谁来维护?一个阀门装错,整条生产线都可能报废。”
“第二个,是账。我们要做正当生意,每一笔原料采购,每一笔薪水发放,每一笔销售回款,都必须清清楚楚。这需要一个真正懂现代会计的人来管,不是我们堂口里那种只会记流水账的账房先生。”
李国栋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熄了刚刚燃起的火焰。
陈山沉默着,手指在桌上有节奏地敲击。
李国栋看着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
“设备的问题,我或许有个人选。”
“一个德国人,叫沃尔夫冈。他是顶级的机械工程师,战前在德国的化工厂工作。因为看不惯纳粹那一套,战争一结束就跑来了香港。”
“但他这种身份,英国人不喜欢,中国人也防着他。一身的本事,现在只能在太古船坞,给那些货轮修修补补,当个零工。”
陈山抬起头。
“他在哪里?”
第二天,铜锣湾避风塘。
陈山在一座巨大的干船坞里,找到了沃尔夫冈。
他很高,很瘦,金色的头发已经有些斑白,穿着一身油污的工装,正用一把巨大的扳手,拧紧一个锈迹斑斑的螺母。
周围的中国工人都离他远远的,似乎不愿与他有任何交流。
陈山没有让王虎他们跟着。
他一个人走了过去。
沃尔夫冈没有理他,继续干着手里的活。
“沃尔夫冈先生。”
陈山开口,用的是德语。
沃尔夫冈的动作停顿了一下,他直起身,用那双灰蓝色的,毫无感情的眼睛看着陈山。
“我不跟黑社会谈生意。”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冰冷的,机械般的质感。
陈山没有因为他的无礼而动怒。
他只是将一张图纸,递了过去。
那是李国栋画的,一张反应釜的结构分解图。
沃尔夫冈的目光落在图纸上。
只一眼,他的眼神就变了。
那种属于顶尖工匠,看到完美设计的专注与欣赏,无法掩饰。
“这是谁画的?”
“我的工程师。”
“你们想造这个?”
沃尔夫冈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怀疑。
“是的。”
陈山回答。
“还要造出全香港,甚至全亚洲最好的药,最好的化工品。”
沃尔夫冈看着陈山,看了很久。
他见过来找他的人太多了。有想让他帮忙改装走私船的,有想让他帮忙造土制炸弹的。
这是第一个,拿着一张世界级水平的工业图纸,来找他谈理想的。
“我凭什么相信你?”
“就凭这张图纸,还有我来找你。”
陈山收回图纸。
“我需要你的技术,也尊重你的原则。”
“我给你全香港最高的薪水,给你一个能让你施展全部才华的工厂,还有一个承诺。”
陈山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
“我们造的任何东西,都不会用来伤害无辜的人。”
沃尔夫-冈沉默了。
他放下了手里的扳手,用一块满是油污的破布,仔细地擦了擦手。
“我什么时候上班?”
第一个难题,解决了。
鬼叔的效率很高。
第三天,他就在湾仔的一家小茶馆里,为陈山约见了一个人。
梁文辉。
三十岁出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他看起来更像个教书先生,而不是会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