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废墟掘金(2 / 2)
他失魂落魄地被赶下桌,瘫坐在一旁,眼神空洞。
陈山走到他面前,蹲下身。
男人警惕地抬起头。
陈山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的手。
那双手虽然沾满了污垢,但指甲修剪得很干净,尤其是右手中指,有一个常年握笔留下的,微微凹陷的茧。
“先生的手,不像拿牌的手。”
陈山缓缓开口。
“倒像是拿账本的。”
男人身体猛地一震,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羞愧与难堪。
他曾经是上海一家银行的会计,因为时局动荡,家破人亡,一路逃难到这里。
一身的本事,在这里却分文不值,最终染上了赌瘾,越陷越深。
“和义堂,缺个管文书的。”
陈山没有说教,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
“月薪一百,包吃住。”
“如果你愿意,你之前欠下的赌债,我帮你还清。”
男人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
陈山站起身。
“稳得住账本的人,就能稳得住自己的人生。”
“我叫梁伯,陈爷……我跟你干!”
男人猛地站起来,对着陈山,深深地鞠了一躬。
……
在难民营的最深处,有一个摆摊修理物件的老人。
他面前摆着几只破旧的钟表,还有一些根本看不出原样的收音机零件。
老人头发花白,沉默寡言,佝偻着背,正用一把磨得发亮的镊子,小心翼翼地拨动着一枚比米粒还小的齿轮。
他的工具很简陋,但动作却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精准。
陈山在他摊位前,站了足足十分钟。
老人仿佛没有察觉到他的存在,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方寸之间的机械世界里。
直到他将最后一枚零件归位,那只停摆许久的旧手表,发出了清脆的“滴答”声。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才抬起那双浑浊的老眼,看向陈山。
“后生,看上什么了?”
陈山没有看那些货物,而是看着老人的手。
那是一双布满老茧,却异常稳定的手。
“老师傅,这手艺,不像是在香港学的。”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
“上海滩,方德钟表行。”
他淡淡地吐出几个字,带着一丝被岁月磨平的骄傲。
陈山心中一动。
方德钟表行,战前上海滩最顶级的字号,专门为达官贵人定制维修瑞士名表,一手精密机械的手艺,名震黄浦江。
“我有一批机器,很新,也很麻烦。”
陈山换上了一种请教的语气。
“汤普森冲锋枪的供弹口容易卡壳,英七七的枪栓拉动起来不够顺滑。”
“还有六台发动机并联的船,震动太大,轴承磨损得厉害。”
他每说一句,老人眼里的光就亮一分。
当陈山说完,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已经燃起了火焰。
那是一个顶级工匠,听到自己领域内顶级难题时,才会有的火焰。
“我需要一个能驾驭它们的人。”
陈山看着他,郑重地,微微躬身。
“不知方师傅,肯不肯屈就,来我的修械所,当个总教头?”
方师傅沉默了。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摊位上这些破铜烂铁,又抬头看了看眼前这个年轻人。
许久,他沙哑地开口。
“管饭吗?”
陈山笑了。
“管饭,管住,还管您一辈子。”
……
回到堂口,鬼叔已经等候多时。
听完陈山在难民营的所作所为,鬼叔那张布满沟壑的老脸,露出了由衷的钦佩。
“堂主,你这一手,比招揽一千个打手还高明。”
他将一份名单递给陈山。
“这是我观察了许久的几个人,都是有真本事的,只是时运不济。”
陈山接过名单。
上面有瘸腿的炮匠,有落魄的画师,甚至还有一个懂化学的教书先生。
他看着这些名字,仿佛看到了一座座尚未开采的金矿。
九龙城寨,不是一座垃圾场。
它是一座巨大的人才宝库。
只是这些金子,都被时代的尘埃掩埋了。
而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金子,一块块地,全都挖出来。
鬼叔看着陈山眼里的光,又忍不住提醒道。
“堂主,招揽这些人,是好事。”
“可要养活这么多人,还要建修械所,买机器……”
“光靠海上那点生意,恐怕……”
陈山把名单收好,走到窗边。
他看着远处港岛那片璀璨的灯火,眼神深邃。
走私,是原始积累。
但它风险太高,收入也不稳定,永远上不了台面。
和义堂这艘船,要想走得更远,不能只靠一条“魔鬼鱼”。
它需要一个更稳固的,能不断造血的,合法的引擎。
一个能让他把生意,做到那片灯火里的引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