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卷 谁人为我砺青锋_第十节(1 / 2)
通过上次的驱逐李选侍一事,杨涟和左光斗现在已经摇身一变成为朝臣领袖,而且名声也变得十分响亮。天下无人不知是杨涟和左光斗一片孤忠,并串联忠心耿耿的太监王安,才挽救了大明社稷。
“浮丘不可如此。“现在方从哲虽然不想和杨涟争锋,但他实在也看不下这种欺负寡母孤女的行径,于是就苦口婆心地劝说道:“圣母(天启皇帝的生母)当年为才人时,选侍不过是一个年方十五的东宫婢女,若说一个十五岁的卑微婢女竟敢当着先帝的面殴打圣母,这……这怎么可能呢?而且把后宫之事诏告天下,也会有伤先帝之德啊。“
“吾辈是朝廷直臣,所图不过仗节直谏。“左光斗重重地横了方从哲一眼,突然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我想起来了,是方大人你推荐的贼臣李可灼……逆臣,我和你势不两立!“
东林党随后便弹劾内阁首辅方从哲谋逆、弑君,有十大罪、三当诛。方从哲被这一招吓得不轻,连忙称病不出,一连六次上表乞求退休。王安这个司礼监秉笔于是披红批准,曰可。
内阁首辅方从哲因涉嫌谋逆致仕(退休)后,东林党推举东林老宗师叶向高组阁,司礼监秉笔王安立刻披红批准。叶向高抵达京师后,和老友张鹤鸣等人携手组建了清一色的东林党内阁和六部。一个月前还不过是六品给事中的杨涟,因为在红丸、移宫两案中表现突出,一时风头无两,也升任左都御史兼工部尚书。
同时,在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和东林党的催促下,天启诏告天下,宣布他生母王才人是被李选侍殴打致死的,而且李选侍一贯殴打自己和皇弟、皇妹。天启皇帝宣称,这次移宫案件完全起于李选侍意图谋逆,幸亏东林诸君子擎天保驾,方保住了大明的社稷。
现年不过十六岁的天启皇帝虽然一时妥协,但东林党似乎没有想到,皇帝有一天会长大。而且王安也不可能永远掌握司礼监,即使有外廷的支持,皇帝仍然可以轻易地从太监手中拿回自己的权柄。而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只要天启皇帝不是一个像他父亲那样懦弱的天子,他还是可能会为今日的屈辱而报复的。
数年后,正是利用天启皇帝今日压下的愤怒,太监魏忠贤达到了他的目的,并几乎给东林党带来灭顶之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