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一章 暗流深潭(2 / 2)

加入书签

线索碎片不断汇集:针孔注射、监控盲区、戴帽口罩的神秘油漆购买者…指向性越来越明显,但关键的铁证和那个隐藏在迷雾后的身影,始终未能浮出水面。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距离文化节开幕只剩下不到72小时。巨大的压力如同巨石,压得小武和黄成喘不过气。

深夜,创客中心。小武独自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外面沉寂的村庄和远处“明武”厂区星星点点的灯火。手中,是老李刚刚送来的那份关键证据——显示针孔痕迹的高倍显微照片复印件。他的眉头紧锁,大脑高速运转。

注射…需要专业知识、需要工具(微量注射器)、需要接近样品的机会…样品在厂内被注射的可能性最大,尤其是在那个监控盲区的15分钟!谁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成品库?谁能精准地找到那批特定的展示样品?谁能掌握监控的死角?内部人员…甚至是有权限的管理层人员?刘三?还是…那个后勤小王?亦或是…一个他们从未怀疑过的“自己人”?

就在这时,他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赵二虎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脸上带着兴奋和愤怒交织的复杂表情,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用布包着的东西。

“小武!有发现!重大发现!”赵二虎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你不是让我查那晚祠堂附近的白影和脚印吗?我…我私下里没停!我琢磨着,那家伙爬门楣,总要找个地方落脚或者藏身吧?老槐树底下我翻遍了,没新东西。但我刚才不死心,又爬到那棵老槐树上去了!”

赵二虎激动地把手里的布包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你看!我在靠近祠堂墙壁那根最粗的枝桠分叉处,一个鸟窝旁边,发现了这个!”

布包里,赫然是一个空的、扁平的、印着模糊不清外文标签的棕色小玻璃药瓶!瓶口还残留着一点点凝固的、暗黄色的蜡状物质!

“这…这不像我们这儿的东西!”赵二虎指着瓶子,“而且,我在发现它的树杈树皮上,还发现了几道新鲜的、像是钩爪划过的痕迹!那家伙肯定是穿着带钩爪的鞋爬上树的!再从这个位置,跳到祠堂门楣上去的!这瓶子…会不会就是装那毒药的?!”

小武的心猛地一跳!他立刻拿起那个小药瓶,凑到灯光下仔细辨认。标签大部分磨损,但依稀能看到一个骷髅头的警示标志!瓶底似乎刻着一行极小的字母缩写…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如果这个瓶子真的是装黄曲霉毒素提取物的容器…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投毒者,和制造“石兽泣血”恐慌的,极有可能是同一个人!而且,这个人拥有专业的攀爬工具(钩爪鞋)和获取剧毒物质的渠道!这绝非普通的村民泄愤!

“二虎!你立大功了!”小武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这瓶子哪里发现的?具体位置!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就我知道!我谁都没告诉!位置就在老槐树朝祠堂那面,离地大概三米多的树杈上,很隐蔽!”赵二虎拍着胸脯。

“好!立刻带我去现场!封锁那棵树!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小武抓起外套,眼中寒光闪烁。这条突然出现的线索,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惊雷,瞬间照亮了深不见底的潭水!

深夜的大李村,万籁俱寂。只有零星的狗吠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小武和赵二虎带着两个绝对心腹,打着手电,悄无声息地再次来到祠堂旁的老槐树下。

手电光柱聚焦在赵二虎所指的那根粗壮枝桠上。树皮上几道新鲜的、深色的划痕清晰可见,与赵二虎描述的钩爪痕迹吻合。小武小心翼翼地攀上树(避免破坏痕迹),在分叉处仔细搜寻。除了那个被取走的药瓶位置,他没有发现其他明显物证。他示意下面的人拍照、提取树皮划痕样本。

回到地面,小武再次拿出那个棕色小药瓶,在强光手电下反复观察。瓶底那行细小的字母缩写,经过仔细辨认,似乎是:“Cul. Asperg. B1-Stk.”。

“‘Cul.’ 可能是 ‘Culture’(培养物)的缩写… ‘Asperg.’ 是‘曲霉属’(Aspergillus)… ‘B1’… ‘Stk.’ 可能是 ‘Stock’(储备液)…”小武低声念着,结合瓶身的骷髅头标志,一个清晰的答案呼之欲出——这极有可能就是装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或提取物的专业容器!是实验室级别的剧毒物质!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小武的后脑勺。能搞到这种东西的人,绝非等闲之辈!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乡村矛盾,而是涉及到专业犯罪!对手的能量和危险性,远超他的预估!

“二虎,你立刻秘密去查,”小武的声音低沉而急促,“第一,查镇上、县里,甚至市里,有没有生物实验室、化工厂、或者医院检验科丢失过类似剧毒物品!特别是近一个月内!第二,查所有能接触到这类管制物品的人员名单!第三,查那个劳保鞋脚印对应的钩爪鞋!市面上哪里有卖?谁买过?特别是结合39-40码的鞋码!”

“明白!”赵二虎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脸色凝重。

就在这时,小武的手机震动起来,是张建国的电话。

“小武,你在哪?立刻来我办公室一趟。”张建国的声音异常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凝重。

小武心头一紧:“张叔,我马上到。”

几分钟后,小武推开了张建国办公室的门。老村长没有开大灯,只亮着桌上一盏台灯,昏黄的光线下,他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脸色在阴影里显得晦暗不明。

“张叔,怎么了?”小武问道。

张建国抬起头,将手中的文件推给小武,那是一份普通的村民土地纠纷调解记录复印件。但张建国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调解记录末尾一个不起眼的签名旁——调解见证人:李德福。

“李德福?”小武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是村里的一个老会计,前两年中风后行动不便,很少露面了。一个几乎被遗忘的边缘人物。

“重点不是他。”张建国声音沙哑,手指缓缓移动到调解记录正文里提到的一个名字——纠纷一方当事人:王老七(王有田)。

王老七?小武对这个名字更陌生了。

张建国深深地吸了一口旱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锐利如鹰:“这个王老七,大名王有田。他有个儿子,你认识。”

“谁?”小武追问,心中不祥的预感越来越浓。

“就是创客中心那个后勤——小王!王有田是他爹!”张建国一字一顿地说道,“王有田去年因为辣椒地被‘明武’工厂扩建征收,补偿款的问题,跟我、跟村委闹过好几次!他觉得补偿低了,吃了大亏!闹得最凶的时候,还扬言要一把火烧了工厂!后来是李德福出面调解,勉强压下去的。但王有田心里那口气,一直没咽下去!”

轰隆!仿佛一道惊雷在小武脑中炸响!所有线索碎片在这一瞬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猛地拼凑起来!

小王(王有田之子)——有创客中心样品室钥匙!能接触到陈雨桐存放的展示样品!

王有田——对“明武”工厂(黄成)和村委(张建国)有深仇大恨!有作案动机!

李德福——调解人,可能知晓内情甚至参与?他行动不便…但…

钩爪鞋、剧毒药瓶——指向专业手段和特殊渠道!

39-40码劳保鞋——小王正是这个鞋码!他平时就穿劳保鞋!

小王那张总是带着腼腆笑容、手脚勤快的年轻脸庞,此刻在小武脑海中变得无比阴森!如果这一切都是伪装…如果他利用职务之便,在陈雨桐存放样品期间,用钥匙开门,对样品进行注射投毒…如果他和他那个心怀怨恨的父亲王有田,甚至加上那个可能提供“技术支持”的李德福…他们完全有动机、有条件、也有一定的能力(至少小王有)实施这一系列犯罪!祠堂事件也可能是他们声东击西、制造恐慌的***!

“张叔!立刻控制小王!”小武猛地站起来,声音因激动而发颤,“还有他父亲王有田!李德福家也要派人监视!二虎刚找到了关键物证,指向剧毒来源!他们很可能就是幕后黑手!”

张建国却没有立刻回应。他沉默地抽着烟,昏黄的灯光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过了好几秒,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得如同叹息:“小王…一个小时前,请假回邻县他外婆家了,说老人突然病重。王有田…下午就出门了,说去镇上买药,到现在还没回来。至于李德福…他一个瘫在床上的老头子,能干什么?”

请假?买药?瘫痪?时机如此巧合?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浇灭了小武心头的激动。对手…又一次抢在了他们前面!

张建国掐灭烟头,抬起眼,目光深邃得如同古井,里面翻涌着小武从未见过的复杂情绪——愤怒、痛心、无奈,还有一丝…深深的忌惮。

“小武啊,”张建国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重,“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王有田父子,顶多是摆在台面上的刀。能搞到那种要命的毒药,能掐着点在我们动手前溜走…这背后,怕是站着我们惹不起的‘大人物’啊。这潭水…比我们想的,要深得多。”

办公室内一片死寂。窗外,浓重的夜色如同化不开的墨汁,将整个大李村紧紧包裹。刚刚燃起的破案曙光,瞬间又被更浓重、更危险的黑暗吞噬。小王父子的“巧合”消失,李德福的瘫痪身份,张建国那句“惹不起的大人物”…如同巨石投入深潭,激起的不是水花,而是令人窒息的、深不见底的漩涡。

小武站在原地,浑身冰凉。他仿佛看到,在平静的乡村表象之下,一张无形而巨大的网正在缓缓收紧,网的中心,是贪婪、仇恨与权力的冰冷獠牙。而他和小武点燃的振兴之火,此刻正暴露在这獠牙之下,岌岌可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