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箓法敕令(2 / 2)
搜出二十余两散碎银子揣入怀中,又用那断剑掘了个浅坑草草掩埋,立于坟前低声诵念经文。
玄清静坐驴背,闭目养神,唯有铜铃在渐起的山风中轻响。
结束之后,二人继续启程,等到夜色四合之际,便在山林之中休息。
篝火噼啪,撕开沉沉夜幕。
齐云将硬饼穿在树枝上烤热,掰了一半恭敬递给玄清。
两人就着皮囊里的清水默默吃着。
火光跃动,映着玄清清癯的侧脸。
他咽下最后一口饼,忽然开口:“云儿,你五脏拳大成已近月余,五行惊雷剑亦算入门。五脏之气蕴养得…差不多了。”
齐云霍然抬头,眼中精光暴射,满是压抑不住的狂喜与期待:“师叔!您是说…”
“嗯。”玄清微微颔首,篝火在他眼中投下跳动的光,“今夜,便传你本观真正的根基大道。
五炁朝元功。”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钟,撞入齐云心湖。
“此功之要,在于将你五脏蕴养之五行气,熔炼归一,化生一缕先天‘真炁’!
以此炁为锥,叩开膻中‘气海’玄关!
气海一开,方如江河归海,真炁方能周流运转,生生不息,至此才算真正,踏入道途,为受箓之境!”
说到“受箓”二字,玄清眼中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似追忆,又似怅惘。
“古之受箓,乃我道门无上大事。”
他语速放缓,带着古老的韵律,“需筑‘五方通明法坛’,焚香祷告,上达天听,祈求祖师降下‘箓法敕令’。
此敕令,乃祖师认可之凭证,亦是勾连祖师法脉之桥梁。”
“箓分三等。”玄清伸出三根手指,篝火下指节分明,“最下者,‘尊师箓’,乃师尊亲授,仅示传承之序。
其上者,‘祖师箓’,需法坛感应,得祖师亲赐法敕,持此箓者,修持本门道法事半功倍,更能借得一丝祖师庇佑。
至于那至高无上的‘天地箓’…”
他顿住,望向漆黑夜穹,目光仿佛穿透无尽时空,声音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缥缈:
“那便是天地交感,大道垂青!
据本观残存《道脉源流》所载,自开山祖师以降,唯其一人,得授天地箓!
持此箓者,几近于道之子,其中玄妙…非我等凡俗所能揣测了。”
玄清长长一叹,那叹息在寂静山林中格外沉重:
“奈何天地易变,道途多舛。
自乾元之乱后,五方通明法坛尽数失效,再也无法感应祖师,沟通上界。
祖师箓已成绝响。
如今各派所谓受箓,不过是行‘尊师箓’之仪轨,徒有其表,仅示法脉可传罢了。”
篝火猛地爆开一个火星,映得齐云瞳孔骤然收缩!
北阴酆都黑律法敕令!
眉心深处,那枚沉寂的玉简仿佛感应到呼唤,微微灼热。
一股难以言喻的洪流冲击着他的心神。
那玉简之中显化的,难道就是师叔口中那至高无上、仅存于传说中的…天地箓?!
他强行按住翻腾的心绪,手指无意识地抚上心口。
火光跳跃,将他低垂的脸庞映得明暗不定,唯有眼底深处,一点幽邃的光芒,比篝火更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