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四章 :形意真传(2 / 2)

加入书签

天色在车轮的节奏中亮了又暗,暗了又亮。

齐云像一块久旱龟裂的土地,贪婪地鲸吞着赵岳倾泻而来的武道真髓。

他那筋骨匀称的天赋,加上五脏拳打熬出的浑厚气血根基,竟让他在学习这杀人术般的形意打法时,比当初习练养生练法更快地摸到了那层薄薄的门槛。

虽离纯熟老辣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但那举手投足间,已隐隐透出一股沉雄内敛、含而不露的劲意,仿佛未出鞘的钝刀,内里却藏着锋锐。

两天后的黄昏,车窗外骤然换了一副天地。

大片大片灰蒙蒙、低矮而密集的建筑如同退潮后裸露的滩涂,被无数道纵横交错、闪着冷光的铁轨粗暴地切割开来。

空气里开始弥漫一种混杂着煤烟、尘土和庞大人口聚居地特有的、难以言喻的稠浊气味。

车速明显滞涩下来,每一次“哐当…哐当…”的轮轨撞击都显得格外拖沓、沉重,带着一种驶入庞然大物腹地的凝滞感。

赵岳望向车窗外那在暮色中逐渐清晰、庞大到令人窒息的灰色轮廓,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京城,到了!”

齐云也猛地收回比划的手势,脊柱如枪般挺直。

两天两夜的车程颠簸,非但没有感到疲惫,反因沉浸于形意拳的凶悍意境,气血奔涌不息,双目精亮,精神健旺。

他凝望着窗外。

巨大的钢铁站棚骨架在昏黄的暮色里投下深邃、沉重的阴影,如同巨兽的肋骨。

站台上攒动的人头黑压压一片,像煮沸的粥。

“呜——!”汽笛一声凄厉的长鸣,撕裂了黄昏沉滞的暮气,宣告着旅程的终点。

车门“哗啦”一声洞开。

瞬间,一股由无数人声、脚步声、行李拖拽声、小贩吆喝声、广播喇叭失真的京片子混合而成的巨大声浪,裹挟着浓烈的汗味、劣质烟草味、方便面调料包味、烤红薯的焦甜味、还有铁锈和机油的气息,如同实质的海啸,猛地灌了进来!

黔省、云省那些僻静小站的人流与之相比,简直成了山涧里潺潺的溪流,此刻正汇入一条奔腾咆哮、浑浊不堪的大江。

赵岳一把拽住齐云的小臂,力道沉实:“跟紧!一步也别落下!当心被卷没了!”

他的吼声在这鼎沸的人声漩涡里,微弱得像投入激流的小石子。

齐云被这汹涌的人潮裹挟着,身不由己地向前涌动。

脚下是经年累月踩踏、油腻发亮甚至有些粘脚的水磨石地面。

头顶,高悬的“京城站”三个硕大的红漆宋体字,在巨大穹顶的压迫下,竟显出几分渺小与局促。

四面八方全是人!

扛着鼓鼓囊囊、印着“尿素”“饲料”字样的巨大红白蓝条纹编织袋、黝黑脸上刻满风霜、眼神茫然而又带着一丝期盼的民工。

穿着崭新却剪裁僵硬、肩线耷拉、领口过大的涤纶或毛涤混纺西装、腋下紧紧夹着鼓胀的人造革公文包、神情谨慎的中年人。

更有穿着紧绷绷的喇叭牛仔裤、花里胡哨的涤纶衬衫、头发用劣质发蜡抹得油光锃亮、根根分明的小青年,眼神里带着初生牛犊的混不吝。

几个结伴而过的少女格外扎眼。

紧绷健美裤勾勒出腿部线条,上身是色彩艳丽蝙蝠衫,或者印着英文单词的T恤。

头发要么烫成蓬松夸张的“爆炸式”,要么扎着高耸的马尾,随着她们叽叽喳喳的清脆笑声甩动着。

眼神里带着小地方罕见的张扬和满不在乎。

巨大的绿色背景、黄色字符的LED显示屏,有些像素点已经发暗,滚动着密密麻麻的绿皮车次信息。

悬挂在高处的喇叭里,广播员字正腔圆、毫无感情地播报着,声音却被无边的嘈杂彻底吞噬。

赵岳瞅见齐云微微张着嘴,眼神像不够用似的,飞快掠过那些爆炸头、健美裤的时髦男女,又投向站房外远处那些在暮色中勾勒出模糊轮廓、显得异常高大的楼宇剪影。

咧开嘴一笑:“头一遭进京?看花眼了吧?”

齐云用力点头,目光还在捕捉着每一个新鲜细节。

巨大的广告牌上,橙黄色的健力宝易拉罐图案鲜艳得有些刺眼。

旁边紧挨着的是“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的燕舞牌音响广告。

画面上烫着蓬松大波浪卷发、穿着垫肩西装裙的女郎笑容标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