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2章 证据(2 / 2)

加入书签

众宾客齐齐摇头。

今日这大戏一场接一场,他们看得够够的,还要看什么百戏。

纪长卿颔首道:“既如此,诸位便先回府吧。”

众宾客如蒙大赦,跟戚氏、纪长卿和冯清岁告辞后,便迫不及待地往大门走去。

本想借年迈宾客给纪长卿施压,好转移地方,伺机联络心腹处理菊儿的骆仪菀:“……”

尚至淳凑过来,轻声道:“做得越多,错得越多,你就别轻举妄动了。”

骆仪菀:“……”

不动那不是让她坐以待毙?

若被纪长卿抓到她谋害戚氏的小辫子,谁知道等着她的会是什么?

宾客离开后,纪长卿带着冯清岁走到湖对面,将大理寺的查探和审讯结果告诉她。

“仵作验了那具尸骸,尸骸头颅里有三枚生锈的铁针,骨龄和尚宸对得上。”

“申氏院里的人只知道申氏在儿子去世后就疯了,不知尸骸的事,也不知申氏中毒一事,不过她院里的人比前两年少了两个人。”

“一个是尚宸的奶娘,一个是一个叫蜜儿的丫鬟。”

“蜜儿是申氏的陪嫁丫鬟,负责照料尚宸。尚宸夭折之后,大概过了半个月,她淹死在国公府一处空置院落的水井里。”

“尚家管事报给了衙门,衙差上门查探过,以失足坠亡为死因结了案。”

“和蜜儿住一个房间的丫鬟交代,蜜儿出事前做过一个荷包和一双男鞋,脸上总是挂着笑意,可能在府里有了相好,但不曾透露过那人名字。”

“奶娘在尚宸夭折后辞工回家,半路买了一碗酒酿丸子吃,吃完就一命呜呼,卖酒酿丸子的小贩至今不曾落网。”

“至于尚宸夭折时,守住申氏院子不让她出去的粗使婆子,是听了尚至淳吩咐,说是申氏言行失常,恐冲撞宾客,要看住她。”

“今日她们之所以让申氏跑了出来,是因为骆仪菀院里的丫鬟菊儿送了酒肉给她们,招呼她们进屋一块吃,她们忘乎所以,才会一时疏忽。”

冯清岁听完后,问道:“那个叫菊儿的丫鬟被大理寺的人带走了吗?”

纪长卿摇头;“尚未,正准备押她过去。”

“我有个主意。”

冯清岁走近两步,轻声将自己的主意说给他听。

两人挨得太近,空气又寒凉,纪长卿只觉她唇边呼出的热气犹如一根看不见的羽毛,轻轻撩拨着自己的耳畔。

让他从耳尖痒到了心尖。

他默不作声地扫了眼周围,见他们刚好被一块高大的湖石挡在身后,悄悄伸出手,握住某人的柔荑。

冯清岁:(?_??)

“你听到我说什么了吗?”

“听到了。”纪长卿温声道:“就按你说的办。”

冯清岁:“……”

真的听清了吗?

她瞪了这人一眼,抽回自己的手。

“好好干活,别三心二意。”

纪长卿:“……”

他沉着脸,回到湖对岸,对尚至淳道:“案件尚在侦查,在结案之前,国公府的人出入府邸都要报备。”

说完便对戚氏道:“娘,我们先回府。”

戚氏立刻从石块上站起,爽快应道:“好。”

然后挽着冯清岁的手离开。

没能得到她半个眼神的骆仪萱:“……”

骆仪菀直到纪长卿等人完全消失在眼前,尤难以置信。

“他们就这么走了?不往下查了?”

尚至淳翻了个白眼。

“还怎么往下查?无凭无据的,还能硬把杀人凶手的罪名安到我们头上不成?”

骆仪菀没吭声。

心里仍有一丝不安。

骆仪萱走上前来,歉笑道:“姐夫,今日给你添麻烦了。请你看在骆家的面子上,多多包涵。”

尚至淳已然明白今日这一出,皆因这位七妹而起。

这位向来聪明伶俐的七妹也不知哪里想不开,竟想打纪长卿的主意。

是觉得承恩侯府底子够硬,经得起纪长卿查探;还是觉得族人待自己不好,想要送他们上西天?

他漫不经心道:“七妹,你听姐夫一句劝,别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把碗端好了,少不了肉吃。”

骆家都有个小皇帝了,还谋什么摄政王妃。

骆仪萱含笑道:“多谢姐夫指点,仪萱受教了。”

说完对骆仪菀道:“六姐,我也回府了,改日再来看你和宝儿。”

骆仪菀点头道好。

送别骆仪萱后,骆仪菀吩咐管事撤了耍百戏,身心俱疲地回到自个院落。

奶娘抱了孩子过来,她也没心思逗玩,看了两眼便道:“带他回房吧,早点歇息。”

“好的,夫人。”

奶娘赶紧退下。

骆仪菀喝了一盏茶,想起还有事没处理,忙问身边丫鬟:“菊儿在哪?”

丫鬟道:“方才还在院里,这会不知跑哪去了,奴婢去找找。”

不曾想,这一找,找遍整个国公府也没找着人。

“夫人,菊儿不在府里。”

骆仪菀悚然大惊。

“不在府里在哪里?快去问守门的婆子,是不是私自出府了?”

丫鬟领命而去。

过了好一会,回道:“奴婢把府里的大小门都走遍了,都说没看到菊儿出门。”

顿了顿,又道:“会不会混在大夫人院里的下人里,被大理寺的衙差一并带走了?衙差上门时,守门的婆子都没敢多看,说不定漏了……”

“不可能!”

骆仪菀断然否决。

若是大理寺把菊儿抓了去,纪长卿能放过她?早就把她也抓走了。

“再仔细找找,说不定这小贱蹄子自个藏起来了。”

说完似乎想到什么,又道:“府里的井也都找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