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女点长的犯罪动机(2 / 2)
刘国林说道:“唐队,这太冒险了,我不建议。”
“我也认为还是送县医院为妥。”刘卫国也坚持不同意。
唐彬林有些骑虎难下,沉凝下来。
刘卫国索性问李易民说道:“朱菡萏都跟你说过什么,你猜测她是因为什么才投的毒?”
唐彬林和刘国林也伸直了耳朵,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李易民叹口气,说道:“知青点一共四个灶台,第一批中毒的人几乎是同时做饭,同时开饭,为什么独独李奇峰和陈文中毒最深?”
这也是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唐彬林问道:“嫌疑人是怎么说的?她下毒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报复李奇峰和陈文?”
李易民说道:“朱菡萏还没有亲口承认下毒,嫌疑人这个称呼能不能先别叫了?”
唐彬林笑呵呵地点头答应,刘国林却说道:“你不说了她已经跟你承认了吗?”
李易民说道:“只是八九不离十而已,她并没有正面承认。”
“那你……”
刘国林还要坚持,唐彬林说道:“刘所长我们要照顾到知青同志的感受。”
刘国林这才没有说话。
李易民继续说道:“朱菡萏对李奇峰和陈文,应该是有特别的仇恨,我听朱菡萏的自述,她之前的性格应该还挺好,三个人之间应该是发生了点什么,才导致朱菡萏的性格变成了如今偏激的样子。”
吉普车正好进入乡公社的道路,牛车赶上来与吉普车并排而行,刘卫国将头探出车窗,扯嗓子吼道:“老唐,朱菡萏这个女娃子刚来村里时候怎么样?”
“挺好的,开朗活泼,也挺热心,愿意帮助人。所以当时陆兴国要结婚,我就让她当了点长。”
陆兴国是崖下村的这一批知青,朱菡萏之前的点长,如今已经娶了崖下村本地的姑娘,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唐拥军的话,证实了朱菡萏的自述,她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狭隘偏激。
刘卫国有些生气,这么重要的事情,唐拥军竟然都没有反应。
“你仔细想想,朱菡萏、李奇峰和陈文,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是不是发生过什么事?”
唐拥军想了想,说道:“他们三个下乡之前就认识,小学和初中都是同学,后来又一起下的乡。他们之间发生什么事?”
唐拥军摇了摇头,说道:“不太清楚,反正我记得他们刚来村里的时候关系挺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年多以后,反倒是走得不那么近了。”
本身是同学,又一起下的乡,关系反而由近及远,这中间要是没发生事情,鬼都不信。
唐拥军也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问题,说道:“朱菡萏真正要报复的对象是李奇峰和陈文,如果能证明这一点,就算是事出有因,那对她的处罚,是不是能从轻?”
唐拥军的关注点与其他几个人显然不同,刘国林没好气地说道:“违法犯罪就是违法犯罪,不管是不是事出有因。”
唐拥军颓然叹息了一声,坐他旁边的陈志凯却莫由地松了一口气。
乡卫生院已经到了,另一位医生李国秀就等在楼下,见车过来,立刻迎上来汇报,“乡长,手术室已经准备好了,患者的情况怎么样……”
车门拉开,朱菡萏出现在视线里,李国秀顿时抽了口凉气,“这是已经开了气胸,要做开腹手术,老张不在,我可做不了啊。”
刘卫国没好气地说道:“也没让你来做,少废话,赶紧将人弄进去,听易民大夫安排。”
李国秀赶忙让两个护士搭手,将人送到手术室。
手术室门临关之前,刘卫国还不放心地叮嘱,“易民同志,一定要小心谨慎,事不可为的时候,就立刻停下,等县里来人接手。”
唐彬林又和他交流了一阵,最终他无奈,只能同意让李易民试一试。
往后几十年,朱菡萏这样的伤势其实都不算严重,任何一家县级医院有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都能稳稳地拿下这台手术。
这个年代不确定医术高明的医生,但是医疗条件着实有限。
就拿西苗乡的这家卫生院来说,手术室简直不能用简陋来形容,无菌环境都搞得差强人意,设备更是简陋到了极点,手术过程全都要依靠医生的个人经验,几乎没有可以依靠的仪器。
这家卫生院成立已经快有十年,按照李国秀的抱怨,这么多年,这里做过的手术,无非是割个鸡眼,嘎个痔疮,正个骨啥的,连阑尾都没有切过几根。
今天却突然就要开腹,他哪哪儿都在颤抖。
“易民大夫,要不还是等老张回来吧,我怕给你担不好这个二助啊。”
李国秀苦着脸说道,其实不只是缺二助,麻醉也是个问题。
卫生院虽然有麻醉条件,也常备有输血设备,可毕竟没有大型手术的经验,也没有专门的麻醉师。
“没事,你听我的安排就行……”
耽搁不得时间,麻醉师的角色只能李易民亲自上手担任,说话的功夫,他就已经连接好呼吸机,开始注射麻醉。
两个护士也一起进了手术室,此时和李国秀在一旁严阵以待。
他们没有大型手术的经验,却也没有后世那些眼高于顶的坏习惯,并没有因为自己不会就质疑李易民。
反倒是李易民娴熟的操作,让他们信心倍增。
随着麻醉开始发挥效果,手术也正式进行。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人就是胆大,哪怕以前从来没有进过手术室,手术开始前李国秀还在抱怨,但是等李易民稳健地将手术刀划下去以后,李国秀和两个护士立刻就进入了状态。
手术室外面,刘卫国几人静静地看着亮起的手术灯,刘国林忍不住来回踱步,嘴里头喃喃:“冒险,实在太冒险了。”
刘卫国没好气地说道:“行了,手术都已经开始了,现在担忧也是白担忧。想想后面该怎么办吧。”
唐彬林说道:“刘乡长说得对,不论朱菡萏是因为什么原因投的毒,她犯罪的事实都已经无可抵赖。但是我们也要充分地考虑到她的动机,如果查明李奇峰和陈文对她确实有犯罪事实,也绝不能姑息。”
“这事肯定得上报市局的,至于最终怎么定性,怎么处罚,都由上级机关说了算。”
唐彬林看了看欲言又止的唐拥军,叹口气,说道:“法不外乎人情,如果查明朱菡萏的动机,确有其他外在因素,我会跟上级机关强调说明的。”
“多谢唐队,一是一二是二,只要咱们能够保证公平公正就行。”唐拥军连声感谢。
刘卫国忍不住批评道:“你也是老基层干部了,说话做事还是这么没有水平,这里的人,谁是那不公平公正的人?”
唐拥军尴尬地抬手在自己嘴上来了一巴掌,说道:“对对,我说话没有水平,几位领导莫往心里去。”
“行了。”
刘卫国其实就是给唐拥军打圆场,省得唐彬林和刘国林挑理,也希望后面往上报的时候,能让两人替唐拥军说点好话。
“等手术结束,不管成与不成,咱俩立刻去县里做那些知青的工作。”
这才是重中之重,唐拥军也不禁严肃起来,犹豫一下,他终于说出心里的担忧,“如果有知青接这个机会,要求回城,我们该不该答应?”
刘卫国说道:“答不答应不归我们管,得上级领导来决定。但是我们要尽可能让这样的声音不发出来。”
“同时你要做好准备,我打算跟上级汇报,借由这次事件,开展一次坚定知青思想的大会。与其等事情报上去,上级部门要求,还不如我们主动点先提出来。”
刘卫国看着唐拥军说道:“我估计,这个大会可能会办得比较大,最终形式由上级定夺。但是你肯定会成为主要汇报人。”
知青管理一直是基层的重点,也是难点。
不可否认的是,以西源这边的农村现状,知青下乡确实在劳动力的补充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到也不能否认的是,知青下乡,确实也给基层治安管理增加了难度。
在这一点上,崖下村这么些年一直做得不错,小问题不断,但是没出过大问题。
其他村或多或少都出现过派出所出面解决的知青问题,最严重的判了十年,到现在都还在牢里呆着。
而在其他乡,刘卫国知道,更严重的知青事件也都有。
所有他心里清楚,这次的事件发生以后,上级一定会重视。
与其等他上头来点拨,还不如乡里早早把工作做在前面。
刘卫国心头愁雾弥漫,望着手术室上的红灯,他心里头才算好受一点,到目前为止,村里也好,乡里也罢,应对的都算及时。
而这一切,貌似都和手术室里忙碌的那个少年或多或少脱不开关系。
这是人才,一定要想尽办法留在西苗乡。
刘卫国心里再次坚定念头。
嘟!
手术室的红灯熄灭,随后亮起绿灯。
几人不约而同地站起来,迎向即将打开的大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