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613 捞人(2 / 2)

加入书签

裴元当即果断拒绝,“这,不好吧……”

臧贤笑了笑,随即摆手离去。

说起来,教坊司之所以划归在礼部名下,那是因为教坊司的主要业务,是承担朝廷各类庆典,以及宴会活动的乐舞工作。

那种出来卖的官妓场所,早期在富乐院、十六楼,后期则在官营的勾栏瓦舍。

这些乐舞妓和那些出卖皮肉的娼妓是完全不同的。毕竟,总不能在朝廷举行庆典时候,让一群被三教九流玩坏的女人,上去搔首弄姿吧。

万一哪个姑娘前夜的风尘气没打理干净,再被哪个皇子皇孙、尚书侍郎的过肺一下,这又成何体统呢?

所以,这些在教坊司从事舞乐的犯官官眷,比起传统印象中的妓女,相对要更高级、更雅致一些。

只不过,这些本该属于朝廷的资源,都被臧贤毫不吝惜的拿来结交各路人物了。

臧贤走后,那武伟连忙上前笑着道,“裴千户请,这里的姑娘,您尽管挑。”

裴元为难道,“这不合适吧?”

武伟笑道,“这种事情,还得看个眼缘,没有眼缘,难道还强求吗?这会儿正是午休的时候,人都在后面呢,光是看看又没什么的。”

裴元扪心自问,自己确实没有此心。

但是一想到这楼中女子可以随意挑拣予取予求,这种情况,想想又有点激动。

他迟疑着道,“要不,就光看看吧,也算涨点见识。”

武伟一笑,引着裴元向后面的院子去。

萧通、陆永连忙迎上来,“千户。”

裴元摆摆手,两人立刻识趣的不问,老老实实的守在远处。

教坊司在这处的营业场所,后面有个三进的大院子,居中正堂是正经的衙门驻点。两侧厢房,则是姑娘们住的地方。

武伟领着裴元到了一处厢房门前,敲了敲门,然后冷淡的说道,“开门,有贵客。”

里面窸窸窣窣的声音一静,接着有一个舞女怯生生的将房门打开。

武伟又换上笑脸,向裴元示意。

裴元好奇的看了一眼,见屋里拥挤的住着几个女子,见到裴元都本能的、害怕的福了一福。

裴元还没那种挑拣货物的心态,目光从她们身上扫过,颇有感触的挪开。

武伟又示意裴元到下一个厢房去看。

裴元的目光从这厢房掠过,在后院环视一圈。

想到这许多房间中的女人,就这么任由他挑拣玩弄,裴元终于明白什么叫无法无天的乐趣了。

裴元也不去看,笑着对那武伟说道,“见识完了,走了。”

武伟愣了一下,“千户不继续看吗?”

裴元懒得再多说,慢悠悠的出了这院子。

如今已经接近十月,转眼就要新年了,这也意味着他裴千户马上就要二十了。

听听,二十岁了还没有一个儿子!

再这么过几年,裴元也要开始慌了。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头目,他那些宝贵的种子,还是要撒到自家的好田地里才行。

裴元回了之前坐的那桌案前,从桌子上取下那枚青竹签,就这么随意的握在掌中。

王敞已经被都察院召回了,如今就在回京的路上。

毕真也要因为臧贤的手段,要光明正大的押解贡物进京了。

至于陈头铁,正好这次三法司把张永的死“栽赃”到了罗教头上,身为罗教的教主,陈头铁也该入京自辩了。

山东已经没有可捞的人了吧。

至于金献民……

也该是组织考验他的时候了,裴元想着,那枚青竹签在指尖流畅的转动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裴元一直在等待中度过。

前去传唤司空碎的人,已经加急赶到阳谷。

在猛然得知两位千户的好事之后,司空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关键作用,正在日夜兼程的赶来京城。

馆选庶吉士的工作进行的很快,小弟们很听劝,除了霍韬参与馆选,其他人都没动这个心思。

让裴元感觉有点失策的是,欧阳必进竟然成功的馆选上庶吉士了。

这就让裴元的计划出现了一点点偏差,原本的时候,他还打算让欧阳必进和陈心坚配合一下呢。

如此一来,只能另外再找合适的人选了。

馆选庶吉士的事情定下来,接着就是其他新科进士的岗位问题了。

今年的这一科,格外的有看点。

朝野中关于这一科舞弊的事情,已经慢慢炒热。

唐皋等三人的安排,也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三人可能要被送去修史,冷藏很长一段时间了。

毕竟现在朝野议论纷纷,在这点小事儿上强行硬刚,有些得不偿失。

然而这三人的最终安排,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唐皋、黄初、蔡昂三人,最终被派往内书堂,负责为司礼监小宦官们授书。

惯例上,司礼监的内书堂就是从翰林院找人授课的。

但一般来说,能去给司礼监的小宦官们上课的,都是翰林院中前途无量的那一部分人。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未来有望内阁的,所以才提前去和那些将来的司礼监大珰们处好关系。

杨廷和对唐皋三人的力挺,越发让他的政敌们觉得,这是他在意的一个点。

一些人已经在酝酿着,该如此从那三人身上打开突破口。

毛纪则在满城风雨中离开,带着几个家仆前往山东奔丧。

路上的时候,他在驿站领取驿马和差役时,竟然意外的遇到了也要南下的严翰林。

毛纪想起天子对此人的态度,对严嵩的态度大为改观。

双方还借着裴元引荐的由头攀谈了几句。

在听说毛纪是回山东老家奔丧时,严嵩还改容以对,表示既然知道此事,岂能无动于衷?

为了不负这段交情,严嵩死活要和毛纪一起,去灵前上柱香。

这就让毛纪很感动了,古之君子也不过如此了。

毛纪甚至还有些羞愧,觉得那一天实在不该对裴千户太过无礼了。

他离京的时候,正是各种谣言满天飞的时候,有人说裴元参与科举舞弊,也有人说裴元与杨廷和勾结,但是毛纪反倒是对那声量最小的一种可能很是认同。

这裴元说不定真的有识人之明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