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章 回京(2 / 2)

加入书签

看着他那气鼓鼓的背影,赵奕撇了撇嘴。

小屁孩。

这操蛋的世界,可比你想象的复杂多了。

……

时间,一晃而过。

一个月的时间,子杨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赵奕的金钱攻势和张头的技术支持下,上千把崭新的曲辕犁,被分发到了每一个农户的手中。

拿到神器的农民们,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

而那条承载着无数人希望的水泥官道,也如一条灰色的巨龙,一路向北,疯狂延伸。

短短一个月,就已经修到了距离京城洛阳,不足三十里的地方。

这天,赵奕正在工地上监工,李金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

“少将军!新来的县令大人,到了!”

赵奕点了点头,拍了拍手上的灰,朝着县衙走去。

县衙门口,一个穿着七品官袍,面容清瘦,气质儒雅的中年人,正静静地等候着。

诸葛孔。

赵奕之前特意让天一查过他祖宗十八代。

此人出身寒门,十年苦读,却因为没有背景,被扔在一个清水衙门里,坐了八年的冷板凳。

干净。

这是赵奕对他唯一的评价。

“诸葛大人。”赵奕主动走了过去,伸出手。

诸葛孔愣了一下,随即连忙躬身行礼:“下官诸葛孔,参见钦差大臣!”

“行了,别整这些虚的了。”赵奕把他拉了起来,“以后,这子杨县,就交给你了。”

他带着诸葛孔,一边往里走,一边交代。

“路,还剩下最后三十里,工部的图纸和人手,我都给你留下了,按部就班就行。”

“农具,都分下去了。但光有工具不行,后续的沤肥法,还有粮食种子的改良,章程我也写好了,你照着推行。”

“最重要的一点。”赵奕停下脚步,表情严肃起来。

“子杨县的那些豪绅,被我杀了一批,但根子,还没断干净。”

“他们现在是怕我,等我走了,肯定会跳出来找你的麻烦。”

“你顶得住吗?”

诸葛孔看着赵奕,他那双沉静的眼睛里,透出一种读书人特有的坚韧。

“大人放心。”

他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平静地回了四个字。

“下官明白,大人您是把刀,披荆斩棘,为下官开了一路。”

“但路开了,要怎么走,怎么把它走得更宽,走得更远,是下官的职责。”

“您这把刀,杀的是旧规矩,立的是新章程。下官若连这点新章程都守不住,那也枉读了十年圣贤书,不如趁早回家种地。”

赵奕看着他,忽然笑了。

是个明白人。

“好。”他重重地拍了拍诸葛孔的肩膀,“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他把一份厚厚的,写满了后续计划和注意事项的册子,交到诸葛孔手里。

“这子杨县,以后是你的了。”

交代完所有事情,赵奕一身轻松。

他带着赵长歌,李金李银,还有其余人,踏上了回京的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