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5章 邀请(1/3)(1 / 2)

加入书签

沈言确实投资了《爆裂鼓手》…

达米恩·查泽雷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

原时空,靠这部电影,他积累了一些声望,然后拿到3000万美元的资金,自编自导了《爱乐之城》!

没错,达米恩·查泽雷是《爱乐之城》的导演…

沈言除了投资《爆裂鼓手》,还选择了买下《爱乐之城》的剧本!

到时候,他准备自己做导演,冲击一下明年的奥斯卡。

希望很大,毕竟原时空获奖的导演是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此君已经凭借《鸟人》拿了一次奥斯卡了!

连庄拿奖…的记录,还是很容易被打破的。

不过…纪翔提到了二级市场。

沈言很好奇:“现在已经有二级市场了?”

哦,影视行业的投资涉及多个层面,其中出品公司是电影制作和投资的核心。

影片完成后,制片公司还需进行洗印、宣传和推销。

一级市场通常指的是与主出品公司直接签约的市场,这需要较高的资金实力和资金审查。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进入一级市场较为困难,因为需要与主出品公司签约。

二级市场则是由某些公司与主控签约后,获得电影收益权的一部分(如3%或5%)。这些公司通过溢价成本的方式,将收益权份额折分给个人投资者或者一些初入场的公司…

有点击鼓传花那种感觉!

最典型的就是《阿修罗》,击鼓传花,直接成了7.5亿的大制作…

很多项目都这样,包括《流浪地球2》,核心的投资公司跟后来上车的投资公司,拿到的投资比例不一样,溢价也不一样…

另外,最喜欢玩溢价投资的其实是香港电影。

几个互相熟悉的电影人,鼓捣一个项目,可能就2000万投资,然后拉来投资公司,再经过私募基金的溢价,成本就做到了两个亿!

这就叫电影+互联网+金融!

很多非电影界的上市公司也纷纷进入电影行业,通过电影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跨市场运作…

有一些小公司名不见经传,但所投资的项目中有不少是动辄几亿成本的大制作电影,这样的公司大多数就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买卖电影份额获得了投资机会。

《叶问3》就是典型!

后来,电影行业降温,除了那几个A类项目,大部分流进二级市场的项目也没啥人买单了…

再后来,在闲鱼、百度贴吧、小红书等平台上,随处可见“电影份额出让”的帖子,帖子里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热门院线影片:《长空之王》《前任4:英年早婚》《龙马精神》《宇宙探索编辑部》《封神三部曲》…定档的、没定档的、在拍的、筹备中的,都有“份额”在出让,并强调以上所有都可散户签约。

而且,这些份额大概率是真的…

因为,电影行业真的没钱了!

不过,这玩意现在就有了?

“早就有了…”纪翔解释:“你也知道现在政策鼓励文化影视产业,咱们的电影一旦立项,投资额溢出到二级市场,至少可以翻三倍…更何况还是有机会拿奥斯卡的作品!”

“我只是说了有机会,并不能肯定!”

“能入围就行,你知道入围奥斯卡的电影对这把那个影视公司意味着什么?”

“啥?”

“意味着片头的Logo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展示!这是多大的荣耀!”

沈言无语:“…神经病…有几个观众看电影会关注片头的出品公司?”

“但并不妨碍他们在二级市场讲故事!”

“行吧,你要溢价卖给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