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章 运鹏立场(2 / 2)

加入书签

专班已经建立,无论是否创新,最后都是成功。只要成功,他就能获得功劳,从而得到进一步重用。有可能是本机关提拔副处级,有可能是下放区县任职。

而如果真去创新,没搞出事情倒好,可一旦搞出了纰漏,造成了负面影响,那他的提拔就可就泡汤了。

所以,他宁愿选择性忽略领导的意图。即便李解看到这个方案皱眉摇头,他也可以解释一句:“我们组几个人都想不出什么新办法……”

那么,李解最多会觉得他创新能力弱了点,但不会否认他的全部。然后要么就此作罢,要么手把手做出一些指示引导。而有了指示引导,对王运鹏来说,责任就被顶住了,落不到他头上。

再说了,方案要得这么急,王运鹏不可能什么准备都没有。兴许早就加班加点起草了一份内容和孔绍钧差不多的初稿。如果不赞成孔绍钧的方案,岂不是要重做一份?他可不想返这个工。

郑方圆迷惑地和冷刚柔对视了一眼,后者只是给了一个怜悯的眼神。

那眼神分明是在说:你想做鲶鱼,沙丁鱼还不一定想让你做呢。人家可是领导秘书,就你的胆量,要不是认怂算了。

这眼神一下激起了郑方圆心里的不服,领导秘书又怎么样?既然让我开口,那我就不怕天塌下来。对上不卑!

“我觉得他的方案有一定合理性……”先礼后兵,郑方圆先是肯定了对方。

就在王运鹏准备张嘴结束这个走过场般的征求意见时,郑方圆第二句话蹦了出来:“但距离李书记的讲话要求还有些不足。”

几人都愣住了,这个转折有点生猛啊,直接搬出领导来了。唯有冷刚柔露出了一丝笑容,似乎对郑方圆这般说辞早有预判。

王运鹏这回是皱起了眉:“说说看,哪些不足。”

“首先是我同意发动群众,广泛征集线索。但我们没必要去做重复的事。比方说积案核查,只需要拿到一份积案清单就行。然后根据群众举报,重点看看有没有二次举报的。如果有,说明这个案子可能存在问题,需要重点复核。其他的,都没必要,我们本来就这几个人,还沉浸在过去的案子中,精力根本分配不过来。”

“接着说。”这一点,王运鹏还是能接受的,并没有增加太多的工作负担,也没改变他的基本框架。

“其次,在发动群众、征集线索的事情上,我们除了全面通告外,还应该有所侧重。违规兼职取酬,伤害的是什么?是队伍的纯洁性和市场的公平性。我们重点要打击的是什么?应该是那些跟权力紧密挂钩的违规兼职,也就是利用权力或职务便利获取利益的行为。这些,也是老百姓深恶痛绝的一点,因为但凡有权力掺和,正常的市场竞争就被打破了。企业群众的利益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所以,我建议要在老百姓最关注的教育、医疗、食品、住房以及企业最关注的项目、金融上下功夫,对相关单位单独发布线索征集。这样才能最大化鼓励举报。如果只是单纯发一份总公告,他们看不到我们的决心。”

王运鹏点了点头,眉头也微微舒展,截止现在,郑方圆说的都有道理,确实弥补了不足,但又没有太过分,增加过重负担。

但紧接着,他的表情绷不住了,郑方圆的话让他眉头再次皱成了一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