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2 / 2)

加入书签

“咯吱”的一声,王齐志好像坐了起来:“确定没日期?”

“对,原版原纸,可以确定,原本就是空白的!”

“有没有收信人姓名?”

“原本有,但现在只剩一个耳朵旁。前后是‘请转’、‘同志’……是仿**体,很刚劲!”

同志……仿**体!

王齐志的酒醒了一大半:“还有什么信息,比如其它字迹什么的?”

“有!”

林思成翻过报纸,看了看那八个字:“矢志不渝,人定胜天……是仿舒体,架构工整,但用笔极重,天字的最后一笔稍长……想必当时精神很是振奋,心情激昂所致……”

王齐志愣住,不知说点什么的好。

林思成就逛了个街的功夫?

王齐志捏着眉心,呼了一口气:“知不知道这两位是谁?”

“知道!”

“你以为这就完了?”王齐志笑了一声,“你好好看,邮戳的日期底下,是不是有个‘1’?”

林思成怔了一下,随即,眼睛眯了一起来:邮戳的日期底下,岂不就有个(1)?

之前怎么没留意?

不,留意了,但他一直没顾上琢磨。

但现在再想:“支”代表机构,“甲”代表单位,那这个(1),就可以视作为具体的办公室编号。

乃至于,具体到个人。

虽然只是邮戳,只是代号,意义也只是代指。但代指的,却是伟人。

再加上前面那两位亲笔手书……林思成的心脏禁不住的跳了一下。

好多东西不能深想,更不能多讲,就好像无形中有一股力量……

不是古玩,价值和意义却远超古玩。

“思成,东西你好好留着……反正也不缺钱,真要缺钱了,就跟老师讲!”

“老师我知道!”

“嗯,明天我们就回去了,到时候再聊!”

说了两句,王齐志挂断了电话。

三人凑在一块,电话音量也不低,都听的清清楚楚。

王有坚还小,当然不懂,但叶安宁不要太懂。

既懂这一套东西的价值,更明白从坐下到起身,林思成前后没用到五分钟,就把这东西买到手的概念。

这不是文物,这不是古董,而是新中国的报纸,工业印刷的信封。

新旧、年代、纸张,统统没用。

只能靠笔迹、就只能靠邮戳……特别那枚邮戳,自己耳濡目染那么多年,都压根没一点印象。那林思成需要储备多么丰富的知识,才能一眼就能认得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