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卷 第61章 纺织厂的指标(2 / 2)

加入书签

他手里的这两头马鹿,就是硬通货,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哎,别走啊!”

孙红山一看他要走,顿时急了,赶紧起身拦住了他。

“小同志,凡事好商量嘛!坐下,坐下谈!”

他脸上堆起了笑容,态度跟刚才判若两人。

纺织厂几千张嘴等着吃饭,工人们要是再见不到油水,产量都得继续往下跌,到时候他这个厂长可就难辞其咎了。

王卫国这才重新坐了下来,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孙经理,我的要求很简单。”

他伸出六根手指。

“整头,六毛一斤,另外,你得给我开一张采购文书。”

孙红山一听价格,眼皮子跳了一下,但还在接受范围之内。

可听到“采购文书”四个字,他顿时皱起了眉头。

“采购文书?你要那个干什么?”

王卫国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

“孙经理,你我都清楚,按规矩,我确实只能把猎物卖给收购站。”

“但有了你这张采购文书,性质就不一样了。”

“我王卫国,就相当于你们纺织厂的外派采购员,我把东西卖给你们纺织厂,就是合理又合法。”

“这样,你买得安心,我也卖得放心,不然的话,我就只能去找其他国营厂谈谈了。”

孙红山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年纪不大,但眼神里的沉稳和锐利。

让他这个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人都感到了一丝压力。

这小子,不好对付!

他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六毛一斤的价格,确实比收购站高,但马鹿肉是好东西。

这笔账,划算。

至于采购文书,这东西可大可小。

往小了说,就是一张废纸,一个形式。

往大了说,要是被人抓住把柄,那就是投机倒把,是挖社会主义墙角。

可王卫国说得对,有了这张文书,一切就都变得“合规”。

他孙红山是为了解决厂里职工的吃肉问题,才特批的临时采购员。

王卫国是帮厂里办事,不是私人倒卖。

更重要的是,王卫国最后那句话,不是威胁是事实。

他手里的肉不愁卖,纺织厂不要,机床厂,钢铁厂,化肥厂,哪个不眼馋?

到时候肉被别家抢了,自己厂里工人闹意见,倒霉的还是他孙红山。

“可以,不过,我也有条件。”

孙红山扶了扶眼镜,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纺织厂不会给你开工资,你这个外派采购员,是义务性质的。”

王卫国点了点头,这在他意料之中。

他要的又不是编制。

“另外,以后你打到的猎物,必须优先供应我们纺织厂,我给你定个指标,每个月,至少三千斤。”

孙红山伸出三根手指说道。

连山城因为有火车站,算是个不小的工业城市,纺织厂连家属在内,足有几千口人。

三千斤肉,听着多,可去掉骨头内脏,分摊到每个人头上,一个月也就能吃上不到二斤。

即便如此,也足以让其他厂子羡慕得眼睛发红了。

“可以。”

王卫国答应得十分干脆。

一个月三千斤,对他而言,只要舍得花力气往深山里钻,问题不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