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卷 第48章 万民请命,水能载舟亦覆舟(2 / 2)

加入书签

“官老爷,求求你们,放过江先生吧!”

“我们给你们磕头了!”

“砰!砰!砰!”

无数人开始对着郡兵的方向用力磕头,额头与土地的碰撞声,如重锤砸在每个士兵的心坎上。哭喊与哀求汇成声浪,冲击着这支军队。

许多郡兵脸色发白。他们本就是农家子弟,人群中甚至有他们的乡邻、叔伯!

一个年轻的士兵,看着人群中一个抱着他手臂哭喊的妇人,嘴唇哆嗦着。

“阿……阿娘……”

另一个士兵,看到了自己村的村正,那个平日里最是威严的老人,此刻也跪在地上,老泪纵横。

他们手中的兵刃开始颤抖,变得无比沉重。

他们是兵,要听军令。

可他们也是人,是农民的儿子!

让他们向自己的父老乡亲,向这些给了他们生命的恩人挥刀?

他们……做不到!

“锵啷……”

一声轻响,一个士兵的长戟脱手落地。

这声音仿佛会传染。

“锵啷!”

“锵啷啷!”

兵器落地的声音此起彼伏。赵虎回头看去,心凉了半截。他最精锐的士兵,此刻个个低着头,战意全无。

军心,散了!

赵虎后背冷汗尽湿,他懂了。今日若动江源分毫,这五百人休想走出此山——不是被乱刀砍死,而是要被这民意的汪洋活活淹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娘的,这帮酸儒嘴里念叨了八百年的道理,今天让他亲眼见识到了!

这江源……到底是妖人还是神仙?

硬闯是死路,撤退又无法向郡守和陈家交代。

进退维谷之际,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士族门客藏身的山道上。

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有了!

赵虎深吸一口气,将刀插回鞘中,用尽全力吼道:

“乡亲们!静一静!听我说!”

声音盖过哭喊,人群瞬间安静,万千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赵虎挺直腰杆,挤出一个和善的笑容,掷地有声。

“此事,必有误会!”

“江先生兴修水利,改良农具,教化万民,此等功绩,本官早有耳闻!如此大贤,怎会是罪犯?”

“我看,定是有人恶意构陷,搬弄是非!”

他说话间,眼角余光瞥了一眼山道方向。

“乡亲们放心!本官也是农家出身,深知各位不易!”

“今日之事,本官会亲自回禀郡守大人,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还江先生一个清白!”

说罢,他对着人群,猛地一抱拳。

“都给老子把家伙捡起来!”

赵虎转身对着手下低吼一声,随即大手一挥。

“撤!”

一声令下,五百郡兵如蒙大赦,手忙脚乱地捡起兵器,调头狼狈而逃,其状不似撤退,更像溃败。

百姓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震天欢呼!

“将军英明!”

“多谢将军!”

“江先生得救了!”

山道上,那名士族门客看着这荒诞的一幕,面如死灰。

完了!

全完了!

他不敢耽搁,连滚带爬地朝颍川城狂奔而去。他必须立刻将这“万民请命”的恐怖景象,传回陈家!

……

颍川,陈府。

议会厅内,檀香袅袅。

陈氏家主陈彦,正悠闲地品着香茗。

当满身尘土、面如死灰的探子将山脚下发生的一切,一字不漏地禀报完毕后。

议会厅内的空气都凝固了。

许久,陈彦才轻轻放下茶杯。

他没有暴怒,没有咆哮,甚至连一丝情绪波动都没有。

他只是平静地从探子手中,接过了那份记录着情报的布帛,拿到烛火前。

“呼——”

布帛瞬间被点燃,火光映着他明暗不定的脸,嘴角竟缓缓勾起一抹笑意。

“家……家主?”

陈彦轻笑一声,将烧尽的纸灰拍掉,慢条斯理地说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呵呵,说得真好。”

“这江源,倒是给了我一个惊喜。”

“本以为是头笼中虎,未想是条入海龙。”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晚霞,眼神幽深。

“堵,是堵不住了。”

“既然硬的不行,那我们就……来软的。”

他转过身,笑容愈发浓郁,也愈发冰冷。

“他不是喜欢当老师吗?”

“他不是喜欢教化万民,受人爱戴吗?”

“好啊……”

陈彦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我便给他一个天下最大的讲台!”

他对着门外,沉声下令:

“来人!”

“备上一份厚礼,一份……谁也无法拒绝的厚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