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章 贺时年也是这样想的(2 / 2)

加入书签

吴蕴秋从省上空降而来,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抗衡整个沙家班。

此次邱文亮离开,宁海官场出现了松动,正是她建立自己班底的时机。

邱文亮是老烟迷,下意识摸了摸烟,又缩回了手。

吴蕴秋道:“文亮同志想抽就抽,在这里,不用有太多顾忌。

邱文亮最终还是没有点烟,道:“俊海同志我是了解的,有能力,有魄力,也能干事,但有个缺点,就是权力欲比较重。

“这种情况造成了很多人难以和他一起共事,尤其是你是一把手,他是二把手的情况,就愈发难以相融。

吴蕴秋接话道:“那文亮同志觉得我应该怎么办?

邱文亮道:“有句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党委是宏观,政府是微观,管好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是官场最大的平衡。

吴蕴秋道:“你的意思是,我作为县委**,只需要管好宏观,不越位就行。

邱文亮喝了口茶,继续道:“理是这么个理,但实际中,政府插手党委的事,党委越足政府的事比比皆是。

“前任县委**金玉祥同志在宁海搞不下去,有人说因为女人,有人说他急功近利,但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越位了,过度插手了政府的事,反而没有扫好自己门前的雪。

听到这里,贺时年不禁问道:“那如果别人门前的雪很多,应该怎么办?

邱文亮道:“当然是自己去扫,不能越俎代庖。县委可以提供建议和监督,但不具体插手。

吴蕴秋已经明白了邱文亮话里的含义,最后问道:“文亮同志,那你觉得你走后,宣传部长的位置应该如何考虑?

邱文亮道:“州委是个什么想法?

吴蕴秋道:“我和方**聊过,他的意思,人选由我来提名。

邱文亮继续道:“那你考虑从外面调人,还是从内部提拔?

吴蕴秋说:“如果考虑从外面调,我手里有人,但存在弊端。

邱文亮没有说话,看着吴蕴秋,她继续道:“利嘛,从外面调的人,一定是我的人。至于弊嘛,宁海有些同志可能因此有想法。

闻言,贺时年全然明白了。

官场都是

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职位的变动背后牵扯到一系列的调整。

如果从外面调人一定是吴蕴秋的人看似班底加强了但在宁海依旧独木难支。

相反如果内部提拔那么这个人无疑也会成为吴蕴秋的班底。

并且提拔的这个人背后可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一条线。

邱文亮听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