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 寻找商机(1 / 2)

加入书签

深水埗位于九龙西北部,人口大约近四十万,是香港人口最密集的行政区之一,同样也是港岛最贫穷的行政区。

整个深水埗区包含深水埗、长沙湾、荔枝角、石峡尾等区域,区内有大量的纺织厂、制衣厂、五金工厂。

最多的时候有六千多家工厂,十多万工人,是港岛制造业的核心地带。

1月的港岛清晨,还有些寒意。

站在街道上,陈秉文紧了紧身上的外套,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空气中飘散着海风特有的咸湿气息,让他的头脑一下清醒了许多。

昨晚他就想过,要在短时间内改善陈记糖水铺的经营状况,赚到足够的钱来交房租。

仅仅靠改良产品、改变销售方式等常规方法,效果肯定不明显。

只能另辟蹊径。

不过,具体要怎么做,还要先考察了解一下市场,才能做决定。

此时天刚蒙蒙亮,街道两旁的骑楼下,不少摊贩已经开始摆摊。

不远处的街角,卖报纸的福伯正将一叠叠的报纸整齐的堆码在木架上。

“阿文,这么早出门去哪啊?”

“福伯,我去附近走走。”

“年轻人是要多出去转转,铺子有你父母操持就够了......”

经过报摊的时,福伯笑呵呵的与陈秉文说着话。

走在街上,不时有熟人和陈秉文打招呼。

深水埗的清晨充满了烟火气,街边的小吃摊冒着热气,卖早餐的当口前挤满了人。

陈秉文沿着桂林街向长沙湾方向走去。

街道两边店铺林立,五金行、布匹店、茶餐厅鳞次栉比。

此时正值上工时间,街面上行人如织,随处可见赶着上班的打工人。

陈秉文的步伐不疾不徐,有着明确的目标。

他准备以陈记糖水铺为中心,将半径一公里的区域内,大街小巷都转一遍。

这是目前的交通条件下,陈记糖水铺生意能够覆盖的最佳区域。

再远就没有统计意义了。

他要了解一下这片区域内其他糖水铺的生意状况,以及产品特点。

同时,对这个区域内顾客群体的构成做一个画像。

只有把这些都了解清楚了,才能针对性的对陈记进行改良。

否则,拍脑门想出来的办法只能是空中楼阁。

一路走一路看,遇到感兴趣的东西,他会驻足多了解一下。

路过已经开门的糖水铺,他也会进去点上一碗糖水尝尝。

兜兜转转,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

临近中午,街面上人流明显多了起来。

工人三五成群出现在街道上,到附近的茶餐厅或者小吃摊解决午餐。

“文哥,你怎么在这?”

陈秉文正准备跟着这些工人,看他们安排午饭,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回头一看,一个穿着工装身材魁梧,满脸笑容的青年站在身后,正是前身的好朋友高振海。

“阿海!”

陈秉文高兴的喊了一声,非常自然的走过去,笑着锤了高振海肩膀一下。

高振海是陈秉文从小玩到大的死党,两人年龄相仿,一起读书一起打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