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章 老河沟的天,也变了(2 / 2)

加入书签

以一种惨烈的方式,将那些恶魔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可他的心中,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片被风吹过的荒原。

伊莉莎在晨曦中安详的睡颜,像一幅永不褪色的油画,刻在他的脑海里。

那是一笔他还不起的债。

还有雪子。

组织上的人在送他上船时,只说她被安全送回了国内,在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

可如今,国内战火重燃,哪里又是绝对安全的地方?

他闭上眼睛,万用雷达在意识中悄然开启,五公里的范围内,除了船员和零星的几个乘客,只有无尽的海水。

这已经成了一种本能,一种在刀尖上行走后留下的、无法磨灭的烙印。

船,缓缓靠岸。

丹东。

码头上,没有想象中的混乱。

一队队穿着灰色军装的士兵,正在维持秩序,搬运物资。

他们的军帽上,都缀着一颗红色的五角星。

是八路,现在的解放军。

许峰的心,落回了肚子里。

这里是解放区。

他背着一个半旧的帆布包,随着人流走下舷梯。

脚踏上坚实土地的那一刻,一种久违的踏实感,从脚底升起,传遍四肢百骸。

一名年轻的战士拦住了他,眼神警惕,但态度还算客气。

“同志,请出示你的证件。”

许峰从内袋里掏出组织上为他准备好的身份证明,递了过去。

那是一张最普通的平民身份证明,上面写着他的本名,籍贯是老河沟。

战士仔细核对后,将证件还给了他。

“从哪里回来的?”

“南边,做了点小生意。”许峰的回答滴水不漏。

战士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挥手放行。

“现在到处都在打仗,路上小心。”

“谢谢。”

许峰走出港口,回头望了一眼那些纪律严明的年轻士兵。

这片土地,已经换了人间。

从丹东到老河沟,是一段漫长的路。

曾经熟悉的黑土地,此刻却处处可见战争的痕迹。

被炮火犁过的田野,烧毁的村庄废墟,还有路上不时可见的、向北开进的军车。

他没有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只是用双脚,一步步地丈量着这片阔别已久的故土。

他看到乡公所的墙上,贴着“打倒反动军,解放全龙国”的标语。

也看到有工作队的同志,在给衣衫褴褛的农民分发土地。

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了三天,当那个熟悉的村口出现在视野尽头时,许峰的脚步,没来由地停住了。

近乡情怯。

他离开时,带着一个女人,在国军的枪林弹雨中仓皇逃命。

他回来时,孤身一人,却仿佛背负了一整个世界的重量。

他深吸了一口气,迈步走进了村子。

村口,几个正在玩泥巴的半大孩子,看到他这个陌生人,立刻停下了嬉闹,警惕地看着他。

其中一个胆大的,冲着他喊:“你找谁?”

许峰笑了笑,还没来得及开口。

不远处,一个叼着旱烟袋的老人,正眯着眼打量他。

那老人看了半天,手里的旱烟袋“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你……你是……许家那小子?”

是村里的王大爷。

许峰点了点头:“王大爷,我回来了。”

“我的老天爷!”王大爷揉了揉眼睛,像是见了鬼一样,拔腿就往村里跑,一边跑一边扯着嗓子大喊:

“活了!活了!许峰回来啦!”

这一嗓子,像是往平静的池塘里扔下了一块巨石。

“啥?哪个许峰?”

“就是那个被国军追杀,跑了快一年的许峰!”

“他不是死了吗?听说在关外让土匪给崩了!”

“快去看看!”

一时间,整个老河沟都沸腾了。

一扇扇门被推开,一个个脑袋探了出来,所有人都朝着村口涌来。

他们看着那个站在村口,身形消瘦,面容沉静的男人,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不敢置信。

这个男人,是他们老河沟的传奇,也是一个禁忌。

当初,他带着一个漂亮得不像话的鬼子娘们儿,硬生生从几十个国军的包围圈里杀了出去。那晚的枪声,至今还是村里老人夜里的噩梦。

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

可现在,他回来了。

人群分开,一个穿着干部服,腰间别着一把驳壳枪的中年男人,在几个民兵的簇拥下走了过来。

是老河沟现在的村长,李铁柱。

李铁柱上下打量着许峰,眼神锐利。

“你就是许峰?”

许峰点头。

“跟我来一趟。”李铁柱丢下一句话,转身就走。

许峰沉默地跟了上去,村民们自动让开一条路,目光复杂地看着他的背影。

村委会的办公室里,李铁柱给许峰倒了一杯热水。

“你的事,我听说了。”李铁柱开门见山:“当初追杀你的那伙国军,目前都已经被赶走了。你是个好样的,是条汉子。”

许峰端起搪瓷缸,却没有喝。

“现在老河沟,还有整个北满,基本都解放了。奉天、长春那些大城市,暂时让给了国军,但乡下,都是咱们的地盘。你回来,就安心住下,没人敢再找你麻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