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一章 暗流汹涌(2 / 2)

加入书签

“闭气!”林月低喝一声,警惕地护在林逸身前。

烟雾散去,哪里还有那刺客的影子?唯有地上几点极其细微、不易察觉的暗绿色粉末,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光泽。

林逸蹲下身,用指尖小心捻起一点粉末,凑到鼻尖(屏住呼吸)。那股熟悉的、混合着金属锈蚀和大蒜的刺鼻怪味再次钻入鼻腔——砒霜?不,更精纯!而且这暗绿色……

他猛地抬头看向林月,眼神惊疑不定:“这味道…这颜色…和丰泰记管家中的‘醉阎罗’毒,还有霍府管家袖中账簿上的污迹…是同源之物!” 这是条贯穿始终的毒线!从霍家到丰泰记,再到此刻的刺客!

林月闻言,清冷的眸子里也闪过一丝凝重。她看向那口枯井,声音低沉:“井下有人,是我父王的旧部。他拼死带出消息,我族叛逆‘秃鹫’部,已与赵德芳达成密约,以边境三座草场和一条秘道为代价,换取赵党支持其吞并鹰扬部!而那条秘道…就在霍家掌控的漕运线路掩护之下!大量精铁、粮食,正通过霍家商队伪装,源源不断输送给秃鹫部!霍家,就是赵德芳和北狄叛逆勾结的关键枢纽!”

精铁!粮食!秘道!霍家!这才是真正的通敌铁证!

林逸脑中瞬间贯通!霍家向北狄运的霉粮和精铁,根本就不是卖给北狄王庭,而是支持秃鹫部发动叛乱的物资!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要用霉粮掺沙——既是伪装,降低成本,更是为了掩盖下面夹带的真正违禁品!管家手中的账簿,很可能就记录着这些见不得光的交易!他的死,是因为暴露了,还是被灭口?那块深青碎布…又是怎么回事?

林月似乎看穿了他的疑惑,眼神复杂地瞥了一眼自己左臂衣袖,那里有一道不易察觉的、新被划破的口子:“丰泰记那日,我的人发现管家鬼祟,追踪而至,他反抗,被我斩下一片衣角,却被他用毒暗算,侥幸逃脱后毒发身亡。我的人为引开追兵,故意将沾血的碎布塞回他手中,制造混乱。没想到把你卷了进来。”

原来如此!林逸松了口气,不是林月遇险就好。但管家死于林月部众之手,却也坐实了青蚨会“子鼠堂”与霍家、赵党的勾结。

“此地不宜久留!赵德芳的狗鼻子灵得很!”林月警惕地扫视四周,“你诗社传谣,已引起他们警觉。枯井下的线索已取走。安阳城,你不能再待了!”

“去哪?”林逸皱眉。他的“落榜才子”人设刚铺开,影响力正在发酵。

“去江南!”林月眼中闪过一丝决断,“霍家的根基在漕运,江南才是他们最大的财源和命脉!也是青蚨会‘亥猪堂’盘踞之地!赵德芳通过霍家和青蚨会,不仅向北狄叛逆输送物资,更将江南的财富通过这条隐秘渠道源源不断吸走!你要掀翻霍家,断赵党财路,必须去江南!而且…”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奇异的波动:“江南文风鼎盛,你的‘云山逸客’,在那里才能真正搅动风云!让赵党看看,什么叫‘落榜’书生的怒火!” 她嘴角勾起一抹与清冷面容不符的、带着野性的弧度,“我会安排人,送你安全离开安阳。江南那边,也有我们的人接应。记住,新的身份——‘落魄盐商之子’,去杭州府,找一个叫‘漱玉坊’的诗社。”

数日后,一艘不起眼的客船,悄然驶离了安阳北码头。船头,林逸换上了一身稍显华贵却带着几分颓唐气息的绸衫,腰间依旧挂着那枚霍家的羊脂玉佩(屏蔽骨片已备好),眼神望着烟波浩渺的运河前方,不再是迷茫书生,而是沉淀了无数算计与野心的深沉。

安阳城的“落榜”风波似乎渐渐平息,“云山逸客”也销声匿迹。只有赵德芳案头,一封来自安阳的密报让他眉头紧锁:“林逸疑乘船南下,踪迹不明。诗社流言稍息,然‘霍家通狄’之说,已如野草,难尽除。另,城隍庙枯井线索被断,疑有北狄高手介入。”

赵德芳的手指重重敲在案上,眼中寒光四射:“江南?杭州?诗社?哼!好个林逸!好个‘落榜’!以为跳进西湖,就能化龙吗?传令‘亥猪堂’,杭州府,‘漱玉坊’,给我盯死一个叫‘漱玉坊’的地方!一只苍蝇也别放过!还有…查清楚,那个穿青衣的女人,到底是谁!”

他望向窗外汴京繁华的灯火,心中却掠过一丝阴霾。林逸此去,如同潜龙入海,再想擒拿,恐非易事。而江南那潭深不见底的浑水,又将因这个“落榜”书生的到来,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运河之上,清风徐来,吹动林逸的衣袂。他摩挲着袖中那枚冰冷的青蚨指环,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江南,杭州,漱玉坊……赵德芳,霍家,青蚨会亥猪堂…还有那富甲天下却也暗流汹涌的财富之地……

“落榜才子”的游戏结束了。真正的猎杀,才刚刚开始。运河的尽头,将是另一片更加凶险也更为广阔的棋局。而他的笔,他的诗,将在那西子湖畔,谱写一曲更惊心动魄的“贩夫走卒”之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