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章 一首词,名动京城(1 / 2)

加入书签

“还是说,你怕了?”

怕?

他苏怀瑾十年寒窗,从泥泞里一步步爬上来,靠的就是一身宁折不弯的傲骨。

他何曾怕过什么!

苏怀瑾缓缓抬起头,那双死水般的眼眸里,终于燃起了一簇火。

他看着秦望舒,这个将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女人,这个唯一看穿他所有伪装的人。

她又想做什么?

是想看他出丑,还是想利用他,再演一出什么戏?

秦望舒迎着他探究的目光,神色平静。

她只是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轻轻说了一句。

“二叔也看着呢。”

苏怀瑾的身体,猛地一僵。

秦望舒的声音更低了。

“你若今日退了,丢的,可不只是咱们苏家的脸。”

“更是你父亲苏文越的脸。”

“他费尽心机把让你认祖归宗,不是让你在这种地方,当一个连笔都不敢提的缩头乌龟。”

“你若怕了,今日之后,你在京城贵胄圈子里,就永远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废物。”

“你这一辈子,就都别想抬起头来。”

苏怀瑾的身体,猛地一僵。

他下意识地顺着秦望舒的视线看去。

果然,在不远处的男宾席上,他的父亲苏文越,正一脸阴沉地盯着这边。

苏怀瑾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他明白了。

既然身在局中,退无可退。

那便只能,迎战。

苏怀瑾缓缓站起身。

他瘦削的身影,在秋日的金光下,显得格外单薄。

可那挺直的脊梁,却又像一杆宁折不弯的孤竹,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傲骨。

“既然陈公子有此雅兴,”他的声音不大,带着一丝沙哑,却掷地有声,“怀瑾,自当奉陪。”

陈思博没想到他真的敢应,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得意的笑。

他祖父陈仲儒乃是王党门生,今日太后设宴,次辅王端明一系就是要借“定风波”这词牌,嘲讽苏家正处朝堂风波之中,以此杀杀苏党的锐气!

他早已备好了得意之作,就等着苏怀瑾自取其辱。

“好!苏解元郎果然有胆识!”

陈思博志得意满地高声道:“来人,笔墨伺候!”

立刻有下人送上笔墨纸砚。

雅集的气氛,瞬间被推向了高潮。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伸长了脖子,等着看这场早已注定结局的好戏。

一个,是京城闻名的才子,国子监祭酒的嫡孙。

另一个,是声名不显、体弱多病的私生子,一个侥幸得来的乡下解元。

高下立判。

所有人都觉得,苏怀瑾输定了。

陈思博得意洋洋地拿起笔,蘸饱了墨,在雪白的宣纸上奋笔疾书,一气呵成。

他将写好的词稿递给旁边的小厮,高声朗诵。

一首《定风波》,写得倒也豪迈,颇有几分气势。

周围立刻响起一片叫好之声。

“好词!陈公子大才!”

“意境开阔,气势不凡,我看今日这松风古砚,非陈公子莫属了!”

陈思博听着周围的吹捧,下巴抬得更高了,他用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挑衅地看向苏怀瑾。

“苏解元郎,该你了。”

苏怀瑾没有看他。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书案前,垂眸看着眼前的白纸,仿佛在思索,又仿佛在出神。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周围的议论声,渐渐变了味道。

“怎么还不写?是吓傻了吗?”

“我就说,一个乡下来的野种,肚子里能有几滴墨水。”

“哈哈哈,怕是连‘定风波’的词律都不知道吧!”

陈思博脸上的笑容,愈发轻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