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六章暗战升级(2 / 2)

加入书签

宰相元载看着这混乱的局面,心中十分忧虑。他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朝中局势动荡,各方纷争不断。我们不能再这样内耗下去了,应该齐心协力,找出那个神秘黑衣人,查明真相。”

李豫点点头,说道:“元载所言极是。朕决定成立一个调查小组,由元载牵头,负责彻查‘噬魂散’和太子与江湖人士勾结之事。”

调查小组很快成立,开始在京城中展开大规模的调查。他们四处走访,询问与江湖人士有来往的人,希望能找到那个神秘黑衣人的线索。

神秘黑衣人的踪迹

在调查过程中,调查小组终于得到了一条重要线索。有人在京城的一家客栈中见过一个与神秘黑衣人描述相符的人。调查小组立刻前往客栈进行调查。

客栈老板回忆说,那个黑衣人在客栈住了几天,然后就神秘地离开了。但他记得黑衣人曾与一个年轻人有过接触。调查小组根据老板提供的线索,找到了那个年轻人。

年轻人一开始十分害怕,不肯说出实情。经过调查小组的耐心劝说,他终于说出了真相。原来,他是一个小混混,被黑衣人收买,帮忙传递一些消息。但他也不知道黑衣人到底是谁,只知道黑衣人经常去一个废弃的宅院。

调查小组立刻前往那个废弃的宅院。当他们赶到时,发现宅院周围有一些可疑的迹象。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进宅院,只见宅院里阴森恐怖,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在宅院的地下室里,调查小组发现了一些与“噬魂散”有关的物品,还有一些信件。信件中似乎涉及到了太子和德妃的争斗,但内容十分隐晦,难以理解。

调查小组将这些物品和信件带回了京城,交给了李豫。李豫看着这些东西,心中更加疑惑。他决定召集太子和德妃,共同查看这些证据。

对质时刻

在宫中的偏殿里,太子李适、德妃王氏和李豫围坐在一起,看着调查小组带回的物品和信件。李豫脸色十分难看,他严肃地说道:“如今证据摆在眼前,你们有何话说?”

太子李适看着那些信件,眉头紧锁。“父皇,这些信件内容隐晦,难以判断其真实性。儿臣相信自己是清白的。”李适说道。

德妃王氏也说道:“陛下,这些证据虽然不能直接证明谁是凶手,但也说明此事与太子和江湖人士的来往脱不了干系。”

双方再次陷入了激烈的争吵,李豫心中十分烦闷。他知道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能轻易下结论。

“此事暂且搁置,待进一步调查清楚再说。在此期间,你们都要老实待着,不得再惹是生非。”李豫愤怒地说道。

局势愈发紧张

经过这次对质,太子和德妃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宫中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生活着,生怕一不小心就卷入这场权力的争斗中。

太子李适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委屈,他决定加快拉拢朝中大臣的步伐,巩固自己的势力。德妃王氏也不甘示弱,她四处奔走,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而李豫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既不想看到太子和德妃争斗不休,也不想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力。他开始更加依赖神秘访客的建议,但神秘访客却总是态度模糊,让他捉摸不透。

京城之外,一些江湖门派也开始关注宫中的局势。他们担心这场争斗会波及到江湖,于是纷纷开始加强自身的防范。

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来临,谁也不知道这场权力的争斗最终会以怎样的方式结束,谁也别想轻易阻挡自己心中所想之人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而大唐的命运,也在这重重迷雾中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新的变数

就在宫中局势紧张到极点的时候,一个新的变数出现了。边关传来急报,吐蕃军队突然集结,有进犯大唐边境的迹象。

李豫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十分震惊。他知道此时朝中局势不稳,若边关再出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如今吐蕃来犯,朝中却如此混乱,如何是好?”李豫在朝堂上焦急地说道。

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有人主张立刻派军队前往边关抵御吐蕃,有人则认为应该先稳定朝中局势。

太子李适站出来说道:“父皇,儿臣愿意带领军队前往边关,抵御吐蕃的进犯。一来可以证明儿臣的忠心,二来也可以为朝廷分忧。”

德妃王氏也不甘示弱,说道:“陛下,臣妾以为也可以让德王李邈前往边关,锻炼锻炼他的能力。”

李豫看着两人,心中犹豫不决。他知道此时派谁去边关都有风险,但又不得不做出决定。

“此事容朕再考虑考虑。你们都要以大局为重,先放下个人恩怨,共同应对吐蕃的威胁。”李豫说道。

而这新的变数,又将给宫中的权力争斗和大唐的命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