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碧云出嫁(2 / 2)
女娘和小哥儿的地位在两村也算是飞跃提升总会有女孩和小哥儿认识到自身的价值逐渐拥有话语权进而感染到其他人。
??
年底的盛京各部都忙其中以户部为最因为所有的田赋税银等都陆陆续续的运送到京都户部的人要一个个查验、对照、登记在册。
哪怕是地方上缴银、粮的数目不够赊欠国库也没人敢在这件事
情上**。
地方县城将收上来的粮税上缴当地府城府城集结完辖内所有县的银粮后运输到布政司最后再由布政司送到户部。
这其中但凡有一个步骤出错顶在前面**的就是最大那个想推给下属背锅都不能。
户部尚书寇汶是个出了名的守财奴每年年底户部核对粮税的时候都是他既欣慰又上火的时候特别是岭南的账目他是一眼都不想看收不上来银粮不说
“咦?”查点西梧府账目的户部侍郎拿着账册眼睛瞪得溜圆。
寇汶问:“怎么了又是那个州府?欠了银还是粮?”他心里厌烦全国上下交税要是都像扬州那样积极就好了。
户部侍郎欲言又止“大人岭南今年确实还是欠收但西梧府下的赫山县啧!它……”
“他什么他?给我。”蔻汶一把将他手上的账册抢过来自己看结果几眼看下来双瞳瞪得比属下还大。
“这……这这这!走跟我去粮仓看看去!”
蔻汶难以相信自己手上拿的册子真伪放下一堆的公务就去了粮仓真的面对那一堆堆的糖时他沉默了。
许久之后他才艰难开口“……赫山县以糖抵税?”
以粮抵税才是常态虽然盐粮铁糖是硬货但按照实际来说有人会拿盐和粮去以物换物却很少听过拿铁和糖去这么做的。问题是赫山县那个五年俩知县的穷地方是哪儿来的这么多糖?**离谱到家了!
户部侍郎愁眉苦脸的问:“大人那怎么办啊咱们是收还是不收?”
蔻汶咬紧了牙根“不收?要是不收又没粮又没银的还让他们赊借吗?收了按市价折算详细登录在册。”
这件事太奇葩算是开国第一例以糖抵税的被蔻汶完完整整的上书给了皇帝。
“以糖抵税?赫山县知县是哪个?”御书房内穿着常服的皇帝询问道。
几个皇子和一品大员都在殿内太子没有过多犹豫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父皇赫山知县乃齐盛二十五年的进士宋亭舟。”
皇帝手指轻点面前的奏折“有点印象开春时是不是还向朕上奏过要开荒地?是个能为百姓着想的仁官。”能得皇上这番夸赞已是天大的殊荣了底下官员大都将这个名字记在心里思量着是哪家子弟能不能拉拢。
面容俊雅的廉王笑的温润“太子殿下仁厚这等微末小官还能记得清楚。”
太子不咸不淡的回了句“忠毅侯恐子不成气候特意将其遣送至赫山至今未归。”
太子这番话两个意思他之所以能答得上来赫山知县姓甚名谁是因为自己小舅子在当地历练关注一下不足为奇一个小小知县又怎能比得上侯府世子呢?
皇上的关注点果然转移到了秦艽身上“哦?将嫡子派去了岭南忠毅侯倒真舍得是个什么职司?”
太子语气谦逊“回父皇秦艽顽劣不堪大用只是做了个小小的伍长。”
如此皇上彻底想起来自己曾派给宋亭舟两千士兵充作当地县兵。
“忠毅侯年轻时是禹国猛将他儿子想必也是不差只做个伍长未免埋没人才做个百户也不屈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