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你为主,我为臣幼宁殿(1 / 2)

加入书签

幼宁殿

宋幼宁看着案桌上成堆的公文,和一旁寸步不离的黎扶宁,就一个脑袋两个大。

她甚至都怀疑,她爹给他招黎扶宁当帝夫压根就是为了让黎扶宁监督她。

(事实就是如此)

自从她爹下江南以后,朝廷上大大小小的事务公文跟地里的韭菜一样。

一茬接着一茬,处理完一件又一件,根本无止尽!

而黎扶宁每天天不亮就从丞相府到宫里来,薅她起床,日夜不休,风雨无阻。

有时候她略微赖下床,都会被他连人带被子,一起扛到书房去……实在是尽职尽责。

短短几天时间,她眼底青黑浮肿,像卧了两个鹌鹑蛋。

原来她爹一直过的这种苦日子,实在是……太惨了……

宋幼宁一只手支着下巴,倦眼低垂,一只手在奏折上拖出歪歪扭扭的痕迹。

眼皮沉得像是坠了铅块。

“殿下。”

突来的嗓音惊得她浑身一颤,险些歪倒,又慌忙正襟危坐,强作镇定。

而黎扶宁不知何时立在案边,手拿戒尺。

他戒尺指向奏折第七排:“这里,错了。”

宋幼宁惺忪睡眼望去,江淮三州的赋税核算,竟将“万石”误作“万担”。

“不过一字之差...”

她伸手将错字划去,打算将“石”字重新补上。

“啪!”

戒尺突然拍在砚台边,直接将她最后一丝困意给震醒了。

黎扶宁眸色沉沉,黝黑的眸子看不出喜怒,哪有前几日的温柔谴眷。

“一石合一百二十斤,一担仅五十斤。”

“殿下这一字...”

他指向那个墨团,怒气道“...会让三州百姓多缴七成税粮。”

“重写。”

黎扶宁将折子推到宋幼宁面前,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又掏出几张修改过的纸条,朱笔圈出的错处密密麻麻,几乎铺满整页。

宋幼宁眉头紧促:“黎大人好大的官威啊。”

“殿下。”

他忽然俯身,一脸严肃道,“这赋税的银两核算,差了一分一毫,三千户百姓今冬就要挨冻。”

明明声音不大,说出口的话却严厉至极。

宋幼宁气恼地扯回奏折。

“江淮三州的赋税核算三十万石。”

“殿下写成三十万担,便是短了二百一十万斤粮。”

戒尺向下三寸

“再看扬州河工银两,将“开挖””误作“修缮”,少算了三千民夫的口粮。”

见他又翻过一页:“最要紧的是这里……”戒尺敲在江淮刺史的请安折上。

他两指一捻,将折子顺着细小的折痕撕开,折封内测居然还有字,上面写着:

“江淮泗水决堤,灾民食观音土充饥……不少世家大族克扣赈灾款,但臣却无力管辖,故暗中告知朝廷,求陛下决断。”

宋幼宁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她看着黎扶宁紧绷的侧脸,眉毛皱成一团。

“江淮刺史一向做实事,甚少铺张,不会专门另起折子去写请安帖,”

“本宫...”她声音微哑,带着愧意“以后会仔细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