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心疼女儿的李母(1 / 2)

加入书签

肖父带着肖晨,踏上了对自家产业的巡视之路。他们首先来到了繁华街市中的店铺。只见一间间店铺鳞次栉比,招牌醒目,来往顾客络绎不绝。绸缎庄内,五颜六色的绸缎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伙计们热情地招呼着客人;米铺里,堆积如山的谷物散发着质朴的香气,店员正熟练地给顾客称米。肖父边走边介绍:“这些店铺,都是咱们家多年的心血,每一家都承载着肖家的信誉。”

接着,他们来到钱庄。踏入钱庄,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厚实的大门,严密的安保,账房先生们正忙碌地核算着账目。肖父拍了拍肖晨的肩膀说:“钱庄乃是家族财富流转的枢纽,信誉和管理至关重要。”

随后,他们又去查看了房产。一处处宅院错落有致,有的古朴典雅,有的宏伟气派。肖父说道:“这些房产,或用于出租,或作为家族产业的根基,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最后,肖父领着肖晨来到广袤的良田边。极目远眺,千亩良田麦浪滚滚,一片生机勃勃。肖父语重心长地说:“土地是根本,这些良田每年产出的粮食,不仅是家族财富的重要来源,更是咱们立足的根本。”

说完这一切,肖父凝视着肖晨,目光中满是期许:“晨儿,这些产业,将来都要交给你打理。你要用心经营,让肖家的基业蒸蒸日上,可不能有丝毫懈怠。”

肖晨看着眼前庞大的家业,心中既震撼又深感责任重大,他郑重地点点头:“爹,您放心,儿子定会全力以赴,不负您的期望。”然而,在这份决心之下,他也深知前方道路布满挑战,尤其是在自己尚未完全准备好接手这一切之时,内心难免泛起一丝忧虑。

父子俩漫步在街上,肖晨突然面露期待,开口道:“爹,我又不想这么早回去。我想去玩玩。”肖父看着儿子,无奈地笑了笑,叮嘱道:“可不能太久,记得回来吃晚饭。”

这时,阿成赶忙凑上前,恭敬问道:“少爷,我们去哪?”肖晨思索片刻,看向阿成:“这城中有什么地方好玩?”

阿成眼睛一亮,兴致勃勃地介绍起来:“少爷,要说好玩的地儿,那清风楼可不错,那儿有不少文人雅士吟诗作对,热闹得很。还有集贤馆,能听评书、看杂耍,定能让您开怀。要是您想逛逛自然风光,城外的翠屏山景色宜人,漫山花草,清泉潺潺。”

肖晨略加思索,觉得听评书看杂耍倒也有趣,便说道:“那就去集贤馆吧。”阿成点头称是,在前头带路,两人朝着集贤馆的方向走去。一路上,街边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行人来来往往,热闹非凡。

不多时,肖晨和阿成便来到了集贤馆。馆内早已是人声鼎沸,座无虚席。肖晨刚踏入,便感受到一股热闹欢快的氛围扑面而来。

阿成眼疾手快,迅速在角落里寻到两个空位,拉着肖晨坐下。台上,一位身着长衫的说书先生正口若悬河地讲述着一段精彩的侠义故事,绘声绘色的描述引得台下观众时而哄堂大笑,时而紧张屏息。肖晨也被深深吸引,听得津津有味,暂时忘却了家中的种种琐事。

说书结束后,紧接着是杂耍表演。只见一位艺人手持长鞭,鞭梢精准地击中远处桌上摆放的细瓷碗,而碗却分毫未损,引得众人齐声喝彩。随后又有艺人表演顶缸,那巨大的水缸在他头顶旋转自如,令人惊叹不已。

肖晨看得目不暇接,不时跟着周围人一起鼓掌叫好。就在他沉浸在这欢乐氛围中时,不经意间瞥见不远处有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竟是李傲雪的贴身丫鬟。他心中一惊,暗自思忖:她怎么会在这里?难道李傲雪也来了?

正疑惑间,那丫鬟似乎也察觉到了肖晨的目光,转过头来,与肖晨对视后,略显惊慌,赶忙转身匆匆离去。肖晨心中顿时充满了疑问,也无心再看表演,起身对阿成说道:“阿成,咱们跟上那个丫鬟,看看究竟怎么回事。”阿成虽有些诧异,但还是立刻跟了上去。

两人出了集贤馆,一路跟着丫鬟,只见她脚步匆匆,拐进了一条偏僻的小巷。肖晨和阿成加快脚步,跟到巷口时,却发现丫鬟已不见了踪影。

肖晨和阿成在小巷里四处寻找,却始终不见丫鬟的身影。肖晨满心狐疑,可无奈之下,没了游玩的心思,只能带着阿成怏怏地回了家。

此时,李傲雪正俯身趴在床上,身上的伤痛加上心中的委屈,让她疲惫不堪,不知不觉睡了过去。肖晨一回府,便差人去叫李傲雪的贴身丫鬟。

丫鬟匆匆赶来,神色有些慌张。肖晨盯着她,冷冷问道:“你今日在集贤馆做什么?为何见了我就跑?”丫鬟心中一紧,眼珠一转,急忙撒谎道:“少爷,是少夫人放心不下您,让奴婢去瞧瞧您去了哪里,好回来告诉她,让她安心。奴婢见您正看得入神,便没敢打扰,想着悄悄离开,回去给少夫人复命呢。”

肖晨听了,心中却并不相信这番说辞,反而对李傲雪越发不悦,觉得她不该如此暗中窥探自己行踪。他冷哼一声,什么也没说,转身便往书房走去,决定索性住在书房,眼不见心不烦。

待看到儿子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肖母才从内室缓缓走了出来。她看着丫鬟,脸色阴沉地问道:“怎么样?方才少爷问你什么了?你怎么回答的?”丫鬟赶忙将方才对肖晨说的话又复述了一遍。肖母听后,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罢了,你先下去吧,以后做事机灵点,别露出马脚,坏了我的计划。”丫鬟连忙应是,小心翼翼地退了下去。

肖母望着肖晨离去的方向,心中暗自担忧。她深知儿子对李傲雪的态度冷淡,如此下去,想要两人早日圆房、延续肖家香火怕是愈发困难。可她又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明日回门之行,能让两人的关系有所转机。

第二天清晨,晨曦透过窗户纸,洒在肖家的庭院中。肖母早早起身,径直来到肖晨的住处,催促道:“晨儿,去看看回门的礼品都准备好了没,可千万别落下什么,别到时候让傲雪娘家挑出毛病。”

肖晨应了一声,便出门去查看礼品。趁着这个间隙,肖母快步来到李傲雪的房间。李傲雪刚起身,正在丫鬟的伺候下梳妆。

肖母走进房内,随手关上门,从袖中掏出一个小瓷瓶,递给李傲雪,低声说道:“把这药喝了,喝了伤口才好得快。记住,千万别让我儿子察觉到。今天回门,你自己心里得有数,知道该怎么做。要是再办砸了,就别怪我不客气。”

李傲雪心中一阵恐惧,看着那小瓷瓶,手微微颤抖。她深知肖母的手段,不敢违抗,只得接过瓷瓶,将药一饮而尽。药味苦涩,顺着喉咙流下,却仿佛苦到了心底。

她强忍着泪水,低声说道:“娘,儿媳明白。儿媳一定不会让您失望。”肖母看着她,神色稍缓,说道:“你明白就好。这也是为了你和晨儿好,为了肖家的将来。”说罢,转身离开了房间。

李傲雪望着肖母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今日回门,对自己来说是一场艰难的考验。不知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只能暗暗祈祷,希望一切能顺利度过,也盼望着肖晨对自己的态度能有所改变。

肖晨仔细检查了一遍回门礼品,确认无一遗漏,一切都安排妥当。这时,李傲雪从房中走出,她刻意精心打扮了一番,身着一袭淡粉色的锦袍,头戴珠翠,显得端庄秀丽,只是脸色略显苍白,透着几分憔悴。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早饭,气氛有些沉闷。肖母不时看向肖晨和李傲雪,眼神中带着期许与督促。李傲雪安静地吃着饭,偶尔偷偷抬眼看向肖晨,却只见他面色冷淡,只顾低头吃饭,似乎刻意回避与她的眼神交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