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肖母背着他给儿媳立规矩(2 / 2)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敲响。肖晨起身开门,只见李傲雪带着丫鬟,端着炖汤和茶点站在门外。李傲雪微微福身,轻声说道:“少爷,这是我为您炖的汤,还有些茶点,怕您读书累了,给您送来。”
肖晨看着李傲雪,心中有些诧异,却还是侧身让她们进来。丫鬟将炖汤和茶点摆在一旁的桌上,李傲雪亲自盛了一碗汤,递给肖晨,说道:“少爷,趁热喝。”肖晨接过汤碗,轻声说了句“多谢”。
肖父见状,笑着对老先生说道:“先生,您瞧,儿媳这般贴心,晨儿往后更该用心读书才是。”老先生点头称是:“少夫人如此贤良,少爷自是要珍惜,在学业上也当更有动力。”
肖晨喝了几口汤,又吃了些茶点,感觉精神好了许多。随后,他向李傲雪使了个眼色,李傲雪便带着丫鬟悄然退下。肖晨重新回到书案前,继续跟随老先生学习。只是,在学习的间隙,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李傲雪刚刚的模样,心中暗暗思忖,她今日这般举动,不知是否与肖母有关……
肖晨晃了晃脑袋,将杂念驱散,觉得自己想得太多。毕竟肖母对李傲雪一直颇为满意,或许在这古代,女子本就该这般操持,体贴夫君也是常理。如此一想,他便定下心神,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先生继续读书,沉浸在晦涩却又蕴含无尽智慧的古籍之中。
李傲雪从书房出来后,脚步匆匆地来到肖母身边。此时肖母正在花园的亭中,手持茶盏,悠然品茗。见到李傲雪过来,肖母抬了抬眼,问道:“给晨儿送过去了?他吃得如何?”
李傲雪赶忙福身,恭敬回道:“回娘的话,已经送过去了,少爷喝了汤,也吃了些茶点。”肖母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说道:“嗯,这便好。你往后啊,就得像这样,多关心晨儿。男人嘛,心都是被捂热的,你对他用心,他自然也会对你上意。”
李傲雪轻声应道:“儿媳明白,多谢娘教诲。儿媳日后定会好好伺候少爷。”肖母打量着李傲雪,又叮嘱道:“光伺候好还不够,今晚的事你可别忘了。为肖家开枝散叶才是头等大事,切莫再让我失望。”
李傲雪心中一紧,脸上泛起红晕,羞涩地低下头,小声说道:“儿媳记住了。”肖母看着她这副模样,摆了摆手,说道:“你先下去吧,好好准备准备。”李傲雪再次福身,这才转身离去,心中却像揣了只兔子般,慌乱又忐忑,不知今晚该如何面对肖晨。
到了中午,暖阳透过书房的窗棂,洒下斑驳光影。老先生有条不紊地合上手中古籍,微笑着对肖晨说道:“今日的课程便到此为止。”肖晨心中一松,原本他还以为会像现代学校那般,从早到晚都有课程安排呢。
老先生接着说道:“少爷,学问之道,贵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明日咱们接着上。不过,老夫观少爷的字,尚有提升空间,还需多加练习。字如其人,一手好字在日后的科举仕途上,亦是大有裨益。”
肖晨恭敬地应道:“多谢先生教诲,学生定当勤加练习。”肖父在一旁点头赞同:“先生所言极是,晨儿,你务必将先生的话牢记于心。”
说罢,肖父与肖晨一同将老先生送至门外,看着老先生离去的背影,肖父转身对肖晨说:“晨儿,为父知道读书辛苦,但你身负家族厚望,切莫懈怠。”肖晨郑重其事地点头:“父亲放心,儿子定不辱使命。”
随后,父子俩并肩往内堂走去,准备去用午饭。一路上,肖晨想着老先生说练字的事,暗自琢磨,古代的科举对书法要求颇高,看来自己得花些心思在这上面了。而另一边,李傲雪正在膳房忙碌,指挥着下人准备午饭,满心期盼着能让肖晨和肖家二老吃得满意,也希望借此能让自己在肖家的日子好过些。
一家人在饭厅依次落座,肖晨环顾一圈,却没瞧见李傲雪的身影,心中不禁疑惑,便开口问肖母:“娘,傲雪怎么没来?”
肖母神色自然,找了个借口说道:“她呀,去厨房了。说是想着咱们一家人口味各异,想亲自去记一记,以后好更好地操持家中饮食。这也是她的一番心意。”
肖父听闻,笑着点头:“嗯,这孩子倒是有心了。”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