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0乐队(1 / 2)

加入书签

杜莹对严宁,是劈头盖脸、声情并茂地一顿游说。

很快,严宁从杜莹的话语中,明白了来龙去脉。

总而言之,就是??

杜莹所在的橙火乐队,原本计划要参加下个月月初的校庆表演。

但,没想到。

乐队的主唱,前两天在下雨上学的路上,骑着小电车,路滑摔倒,腿直接骨折了,现在人还在医院里躺着,近在眼前的校庆,也大概率是来不了了。

而乐队要是找不到新主唱,就肯定得从演出名单上退下来。

校庆的事,严宁当然也知道。

一中的校庆,是两年一办。

在指导老师的要求下,广播站最近每晚的广播,也都增添了一个版块,围绕的就是校庆活动的预热。

另外,严宁所在的理(4)班,近来也在利用班会时间,确定并排练了,要在校庆上表演的合唱节目。

只是,还有一点。

4班的班主任老于,是个总爱端着泡茶茶杯逛来逛去,人总乐呵呵的中年男性。在班上排演节目之初,老于就抿了口菊花茶,乐悠悠地道:

“你们参加校庆的机会就这一次,到高三,即便再赶上,也是顶多只能看,不能演,所以现在,可要好好珍惜这些青春年光啊。”

为了不影响高三生的紧张学业,一中校庆的参演者历来只有高一、高二生。

可杜莹学姐,已然是高三了。

严宁的这点疑惑刚一提出,杜莹就一脸命很苦的模样,摆摆手:

“唉,学妹,你都不知道,我们橙火乐队自打成立之后,是有多么地命、途、多、舛。

两年前,我们就报名参演了校庆,而且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拿到了最后压轴表演的机会。但、是、吧??

前面的节目超时严重,偏偏音响设备又临时出故障,怎么都修不好,最后没办法,只能砍掉了我们的节目。”

因为陷入回忆中,杜莹垂下目光,眸色变得很深,全然是遮不住的遗憾:

“我们排练了两三个月,一直在期待正式演出的那一天,可当时,人就站在场边,却根本连舞台都没能上,就听校领导,宣布了那年校庆结束。”

再然后,大概是想起此行的目的。

杜莹抬起头,脸上撑起些笑,“所以,也算弥补一下我们当时的遗憾,今年学校才破格同意了,让我们再次参加校庆。”

“大体情况就是这样了。”

杜莹双手合十,满脸诚恳地看向严宁:

“拜托了!我之前看你初中时的排练视频,就觉得你嗓音很搭橙火的风格,如果你能来,我们真的感激不尽!!”

严宁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她有些为难。

一方面,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

她其实很能理解,学姐高中毕业在即,要是再次错失这次校庆表演机会,就真的没有下次了,遗憾也就永远只能是遗憾。

但,另一方面。

演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排练好的。

从时间上、她自己的能力上,即便她点头答应,又真的能不辜负学姐的所托吗?

严宁纠结了一下,还是试着开口,“可是……我根本没有什么上台表演的经验。”

杜莹马上道:“这都好说!而且场地我们可以找,时间我们可以调,都可以按照你的要求来!而且只要你愿意来排练试试,就一定会发现,没有那么难的!真的!我保证!”

看着学姐太过真诚的双眼。

严宁终于还是不忍心,稍点了下头,“能让我考虑一下吗?”

杜莹当然二话不说地同意了。

转天,就是周六。

这周是要去赵老师那里学习的时间,下午,严宁和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了对面。

而且,没过多久,房门开了又关,路琛又坐在了她的对面。

春困时节。

近段时间,严宁来的时候,岑奶奶基本都在午休。

赵老师在先花一些时间,给她讲解些问题,并出些新的题目后,也总会回房间去睡一会儿。

今天也是这样。

客厅里安静没多久。

严宁全神贯注地把第一题写完,翻了页笔记本,正想转而去看第二题时。

对面的路琛,忽而打破宁静,说了句:

“你有心事。”

他语句是陈述句,语气又太笃定。

严宁被戳中心事,惊讶之余,抬眸去看他,不由问了下:“你怎么知道的?”

“这个嘛??”

对面的少年,语尾拖长故作悬念,同时倾身往前,一手托腮,望过来,眼眸里有明晃晃的笑。

吊足人的胃口后。

他才公布答案,说:

“我凭直觉,猜的。”

严宁:……

那你,还真是,猜的很准啊。

严宁轻轻呼出一口气。

虽然在心里小小地吐槽了下。

但。

算了。

反正,她今天刻意提高了些做题速度,本来就是想多剩些时间,把校庆的事,拿来和路琛聊聊,听听他的意见。

现在提前讲,也不是不行。

于是,严宁开了口,低声地,简明扼要,把近来发生的事讲给了路琛听。

听她描述完。

路琛伸了下手,示意她递草稿本过来。

严宁照做的同时,顺口说了句,“哦,用来作伪装是吧。”

虽说分科后,两人一文一理,日常课程和课后作业,都有了不少本质上的不同。

但,毕竟,还有三门相同的主课在,以及,路琛在学习方面,真的让人不由太佩服的,样样精通。

所以,严宁现在还是会不时和他一起,不时讨论下各科问题。

甚至最近有时,太空闲的时候,她还会拿起过路琛的文科卷子,看一看题目。

两人一起讨论问题的场景,岑奶奶赵爷爷已经见怪不怪,故而这会儿,严宁也就以为,路琛是想用讲题当幌子,来掩盖两人说小话的事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