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发带(1 / 2)
因为这次的期末考试涉及到重新分班,故而是有补考的,时间就在寒假的第一周末。
但。
严宁没有参加??
补考的那天,她正坐在开往远方的动车上,旁边有林心慈和严向荣陪着。
在那之前的一天,因为额头上的伤口缝了针,严宁被爸妈带着,回医院拆了线。
到底还是有些怕疼。
严宁紧紧地闭着眼,手被妈妈安抚性的握着,在经历了一阵尚在忍受范围内的刺痛、拉扯感后。
就听医生说:
“好了,小姑娘伤口恢复的很不错,24小时内避免沾水,注意清洁,之后万一有红肿渗液,及时就医就好了。”
林心慈和严向荣又和医生沟通了几句。
而严宁都不用转头,就和对面,墙上镜子中的自己,对上了视线。
也不得不注意到。
那一道大约3厘米的伤疤,横亘在她右眼上方的额头处。
发红的伤痕,在白皙的皮肤上,尤为显眼,甚至……有些丑陋。
在听到医生回答的那句,“会不会留疤,主要还是看后续愈合,还有个人体质”后。
严宁的心,多少有点沉。
又有几个人会喜欢,在脸上多一道明显的伤疤呢?
但严宁没说出这些失落。
一出诊室的门,严宁甚至刻意表现出了些轻快,跟爸妈说着拆线没有她想象中的疼。
因为,她又怎么没看到,父母方才在诊室里发沉的面色?
如果疤痕注定会有,她就花时间,慢慢适应接受就好了,她也不想让他们再多担心了。
医院地下停车场。
上了车,车子却没立刻发动,坐在主副驾的严向荣和林心慈,对视一眼,而后,回头,看向后排刚系上安全带,正对着窗外发呆的严宁。
“宁宁,”严向荣叫了她一声。
严宁闻言,又打起精神,转头看过去,“嗯?”
“是这样的,我和你妈妈了解过了,方城有一家专门治疗疤痕的专科医院,在国内是顶尖的,而且疤痕越早介入,治疗效果约好,我们想明天就带你去,不过这样,明天学校的补考,你就没办法去了,我们想听听你的想法。”
严向荣刚说完,林心慈就快速地、恳切地补上了句:
“不管你做什么决定,爸爸妈妈都会陪在你身边,支持你的。”
严宁一时间怔住了。
而车上开着空调,带着暖意的风,渐渐包裹住严宁的周身。
她不由想起了这些天??
那天她因为晕倒到医院之后,虽然医生说大概率就是由于发烧、和低血糖,但爸妈担心她是身体出了别的问题,给她做了多项检查,确认各项指标都正常后,才带她出院。
而后,回家。
回的是材料所家属院。
林心慈把服装店打理交给店员,严向荣跟材料所请了年假,两人久违地都长时间在家,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饭,说要让她住院这些天,因为没胃口,清瘦下来的身形,快快补回来。
而且。
家里有WiFi。
手机给了她,笔记本电脑放了一台没有密码的在她屋里,客厅里的电视更是随便她看,她听到这些时,甚至有些难以置信。
而那时,林心慈在厨房看鱼汤的火候,严向荣只是笑笑,“怕你养病无聊。”
还有。
班主任谢英打电话来,说补考事宜时,是林心慈接的。
她不在现场。
转述的时候,时间临近,再加上身体早就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她觉得是时候把课本带过来,开始复习。
但令人惊讶的。
林心慈却又说了句,“等你身体好再说,现在不用考虑这些。”
……
透过这一切的一切。
严宁慢慢发觉。
这一回。
爸爸妈妈仿佛都在不断地告诉她??
她本人。
比学习更重要。
严宁整个人像是陷进了一汪暖洋洋的春水,鼻头忍不住泛酸,心情太过复杂,但其中更多的,是释然,是轻松。
隔了好几秒。
严宁压住了涩意,说,“我想,去方城。”
爸妈竟是同时松了一口气。
“好好!”
“我现在就订票!”
好像。
真的有什么不一样了。
-
在方城看过医生,经过治疗,严宁额头上的伤疤已经淡了些。
医生预期说,等一个月后,疤痕完全形成,再进行几期激光治疗,后续可以达到肉眼基本看不到的效果。
回到宛城。
一家三口还是住家属院。
临近年底,材料所忙,严向荣又回去继续上班,林心慈的店,还主要让店员在管,她偶尔会过去看看。
没人提过,让严宁像往常假期那样,日常学习、上辅导班的事。
反倒是严宁自己坐不住了。
回家第二天,吃过晚饭,趁着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严宁主动开口问了句,“我有寒假作业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