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6门前(1 / 2)

加入书签

严宁是跑着到了自家车那里的。

后座车门一开。

严宁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地坐了上去。

虽然刚才林心慈打电话的时候,还在催促女儿快点出来。但现在,一看到严宁的模样,又有点心疼,责怪道:

“跑这么快干什么?空腹吃了冷风,会肚子疼的。”

严向荣笑笑,“小孩子嘛,身体恢复得快,偶尔跑一跑,也没关系的。”

林心慈皱眉不悦,“别觉得一次、两次没什么事,日积月累的,不都成了病根?”

严向荣没再说话。

严宁一直闭嘴听训,她小心翼翼地把还系在手腕上的气球,也带进了车里,确定不会有被车门夹到的风险后,才关上了车门。

一颗心,还在始终咚咚咚跳个不停。

没多久,就到聚餐的饭店。

严宁提前把气球摘下,绑在了自己帆布包的提手上,再三确认已经绑结实,不会有飘走的危险后,她才跟着爸妈下了车。

包厢里。

外公外婆,大姨一家,包括在外地上大学,正好放假有时间的沈格菲,都已经到了。

严宁跟长辈问过好,收到了生日红包。

而后点餐、上菜,一顿饭吃得原本和往年没什么不同。

直到。

餐桌上,饭快吃完。

那边,大姨刚放下筷子,用纸巾擦了下嘴,坐严宁旁边的沈格菲,就快速转头过来,小声预警:

“小心啊,估计又该对你‘围攻’了。”

果然。

沈格菲话音刚落,大姨就看过来,开始发问:

“宁宁啊,最近在学校怎么样?分科之后还适应吗?成绩如何?”

严宁正想开口。

沈格菲抢先往她亲妈碟子里放了一只难剥的螃蟹,吐槽:

“妈,你又不是学校老师,还能在成绩上提什么建议?而且宁宁可比我当年成绩好多了,您的教育经验,也用处不大啊。”

刚好,去催完菜的林心慈回来了。

林心慈瞥了一眼沈格菲:

“怎么说话呢?一家子要集思广益,你妈对你的教育经验,当然也有用。”

以前沈格菲说过,她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林心慈在照看她。

甚至关于严宁的名字??

宁字,有安宁,宁静之意。

貌似也跟,林心慈怀孕时,正赶上沈格菲调皮捣蛋,摔伤了手臂,在家里修养了大半年,有那么一些脱不开的关系。

大概是从小就开始的血脉压制,所以直到现在,沈格菲也不敢在林心慈面前造次。

沈格菲偷偷吐了下舌头,给了严宁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

严宁倒也习惯了。

她报菜名似的,把最近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还有一连串成绩单都说了。

聊了好一会儿学习的事。

长辈们各种老生常谈的话,严宁也又听了一大箩筐。

最后。唱了生日歌、许了愿,终于到分蛋糕的时候。

沈格菲被动地也听了一晚上的教育,不由联想到自己高中时的灰暗时光。

她那时,父母对成绩要求不太高,都觉得累,再看看高要求的小姨,和向来乖巧听话的严宁……

沈格菲终归是不落忍,从林心慈手里接过切好块的蛋糕,旁敲侧击地问了一句:

“小姨,你们什么时候能不管宁宁这么严呢?”

林心慈回头,扫了严宁一眼。

隔了不远。

严宁坐在外婆外公旁边,和老人家说话,她用叉子叉起了蛋糕上的一块草莓,正要放入口中。

林心慈转回头去,随口道:

“她十八以后。”

沾了奶油的草莓,在味蕾中酸甜交织。

所以。

还有两年。

严宁眼睫垂下一瞬。

虽然两年听起来,仍旧是漫长又难捱的,可对两年之后,她又不由开始生出些隐隐的期待。

聚餐结束后。

外公外婆要去住大姨家,明天回城郊。

严宁明早上学,严向荣明天上班,他开车把林心慈、严宁母女俩送到惠泽小区楼下后,还要回材料所家属院。

车刚停好。

后备箱打开。

里面有上个月严向荣出差时,给严宁买的生日礼物,一套十分精致的陶瓷摆件娃娃。手工店里娃娃种类繁多,严向荣当时特意拍了好多张照片,让严宁挑选。

还有好几大袋子,林心慈之前去超市采买的各种补给。

东西有点多,一家三口平均人手要拿好几样东西。

虽然严宁自告奋勇,说她可以拎那袋十斤的面粉。

但,最终分到她手上的,除了那套陶瓷娃娃礼物,只有两样很轻的小东西。

林心慈要关车门的时候,忽而睨过来一眼。

严宁顿时生出些不太好的预感。

果然,下一秒。

林心慈抬下巴示意了下。

“这气球要没用了,就直接扔了吧,拿回家也是垃圾。”

严宁心下一紧。

下意识地攥紧了绑在背包上的细绳,忙道:

“还有用的!”

林心慈眉头就要蹙起。

严宁快速转移话题,“爸爸拎了那么多东西不好拿钥匙,我去帮他开门了!”

逃离了现场。

时间不早。

一到家,带回来的东西都堆在客厅,来不及收拾,林心慈就催着严宁赶紧去洗漱,准备睡觉。

严宁照做。

卧室门一关。

灯也跟着关了之后。

严宁在门口听了一小会儿,确认林心慈也已经回了房间,才蹑手蹑脚地走到衣柜那儿,开了柜门,把一回来就藏在里面的气球拿了出来。

然后,她去到书桌,把台灯只开了最低亮度。

夜里安静。

今天晚上,那些关于游乐园的记忆,就像一帧帧电影画面,再次放映在严宁的脑海中。

她能听到自己咚咚咚的心跳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