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9春节(1 / 2)

加入书签

严宁加了路琛的Q.Q号。

他的昵称很简单,是一个大写字母L,头像则是七斤的大头照。

严宁的好友列表里,人并不算多,所以,为了不让这个新好友过于显眼,她并没有修改名称备注。

知道严宁能拿到手机,自由使用的时间实在有限。

路琛主动提出来,他不会先联系,只有严宁发了什么过来,他才会回复。

校内互不认识原则,也依旧成立。

所以,两人也说好,动态什么的,不会互相点赞评价。

第二天。

1月31号。

一大早,严宁就被林心慈催着起来,吃过早饭,就开始收拾行李,一直忙活了一两个小时。

材料所的会议,比预期提早结束,这边母女俩刚收拾好,严向荣就来了。

紧接着,一家三口把要带的东西全部装车,而后,车子一发动,就驶出了惠泽小区,踏上了回严宁外婆家的旅途。

林心慈和严向荣在前面讨论走哪条路。

严宁坐在后排,看着车窗外倒退的街景。不远处,一中教学楼在冬日暖阳下矗立,玻璃窗反射光芒,熠熠生辉。

她脑海中,闪过这半年来的高中生活,几次考试,一些文娱活动,辛静,还有班上其他几个相熟的同学……

有笑,也有累。

严宁也想到了??

路琛。

其实,有些惊讶,她向来内向少言,不擅交友,日常生活都是简单、而平淡的。

可遇见他之后。

短短几个月,两人竟然一起经历了许多,甚至??还成为了朋友。

这些,哪怕对于半年前的严宁来说,也都是不可想象的……

教学楼即将消失在窗外的那一刻。

严宁又不由有些庆幸??

还好,她昨天提早,跟路琛说了“生日快乐”。

那部她名义下的手机在客厅充电,今天一早,就被妈妈拔下,连带充电器,自然而然地收到了妈妈的皮包里。

短时间内,严宁基本没有再接触它的可能。

不过,还好,现在想来,也暂时没什么需要了。

外婆家在城郊小镇上,是一栋带院子的三层小楼,附近有山有水,空气清新,从市区开车两三小时便到了。

外婆外公早早地备下一大桌子菜,一下车,外婆就过来拉着严宁的手没放,左看看、右看看,慈爱又心疼道:

“宁宁长高了,也瘦了,这些天在家,想吃什么尽管说,姥姥姥爷都给你做。”

严向荣开了后备箱,在搬买回来的年货。

外公一边埋怨买的太多,一边一定坚持要帮忙搬。

闻言,也帮腔道:

“对,宁宁随便说,咱家你要什么就有什么!晚上想吃红烧鱼吗?吃的话姥爷下午就带你去池塘里钓!”

自从严宁上初中以后,学业繁忙,再加上假期被各种补习班填满,就很少回这里了,尤其高中这半年,更是一次没有回来。

但外婆外公一开口,又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严宁每周必来的那段时光。

严宁也没忍住,像那时那样,轻轻靠在外婆肩膀上,由衷开心道:“姥姥姥爷最好了!”

林心慈从车座后排,拿了那几盒适合老年人吃的无糖点心下来。

见到这样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难得,没有开口。

严宁到外婆家第一天,和外公一起,去池塘钓到了几尾肥美的鲜鱼。

第二天,一大早,跟着外婆,去山上采了野菜,还看了日出。

第三天,二老带着严宁,去镇上的商场买了新衣服,又在旁边,她小时候常去的小型游乐场里,玩了一下午,捞了小金鱼,还靠打枪,赢了好几个小玩偶。

就这么快乐地度过了三天假期。

第三天晚上。

客厅里,吃过饭的一家人,在沙发上看电视。

快到二老休息时间。

外公转过头来,看严宁:

“西边那儿新开的商业街,有个猫咖,你们小孩子应该都挺喜欢的吧?不如明天……”

话还没说完,严宁也没开口,被林心慈打断:

“爸,宁宁明天去不了,她该学习了。”

外公不赞同:“这才玩几天?放假也该让宁宁好好休息下。”

“爸!”

林心慈皱眉反驳,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些:“高中是最紧要的关头,现在就不是让她玩的时候!”

两人一左一右,刚好在严宁的两边。

类似这种的争论对话,在林心慈刚开始给严宁大批量报辅导班的时候,就时有发生。

但就结果看。

谁胜谁负,显而易见。

外公好像还想说什么,被身旁的外婆,轻轻拍了拍胳膊拦下。

严向荣也适时开口,出来打圆场:

“宁宁,听妈妈说,你制定好了假期学习计划,是不是该开始执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