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6第56章(2 / 2)

加入书签

而家常菜馆如今算起来有7个员工,为了大家伙的生活质量,常嘉欣怎么样都得努力工作。

放好食材,常嘉欣绕着如今的家常馆走了一圈,面馆和她店面之间的墙不是承重墙,完全可以拆掉。

如今两个店面的后厨已经做好打通,比之前宽敞多,外面堂食的大厅同样更宽敞,还多了六张桌子,以及一排靠墙的木板桌,下面排列着整齐的木凳,很合适一个人吃炒饭,真要是坐满,店里同一时间可以承载70多客人呢。

如今,她已经接手家常菜两个月,除了店面得变化,另一个明显的地方便是店里的点菜黑板已经有三块。

第一块是越州家常菜系列,是最开始以炒饭为核心的家常菜系列菜单,第二块便是大牛臭豆腐系列。

此刻,常嘉欣走到是最后一块黑板旁边,如今上面就写了益州系列,目前就两个特色菜,麻婆豆腐/2元,翡翠麻婆豆腐/2元,没有犹豫,常嘉欣提笔在最下面写上豆脑双花,同时标价3元。

如今三块板上的每一道菜,都是SSS品质。

这也是她带来团队努力向上的底气。

洗个手,收拾后厨,备菜,开店!

*

家常菜管生意特别红火之后,在这附近好几条街上的名气一直在被拉高,以前大家对家常菜馆的印象便停留在实惠量大,味道还不错,但现在提到家常菜馆,吃过得都念念不忘,没吃过得也对这个名字如雷贯耳。

没办法,这个时候可没什么电子地图,客人们想要找到这店还是需要在路上找人问路,这方圆5公里,厂和商铺最多,所以不少店家都被问过家常菜馆的位置。

问得人多了,自然也就产生好奇。

在机械厂另一个方向,隔一条街有一家酒铺,平日里也没什么客人,不过因为酒水品质好,店里生意没差过,只是熟客居多。

中午很少有生意,所幸老板郭永华早早把店关了,他吃的附近两个小馆子太久了,确实也想换换口味,便揣着钥匙走向让他有些好奇的家常菜馆。

大约步行了十多分钟,他到店的时候,店里铁门还没拉开,但是已经有自发排队的六七个人,他还没走到门口,就有一个眼熟的人拦着他。

“咦,你是老郭?哎呦,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