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2第42章(2 / 2)

加入书签

常嘉欣拿出她今早抢到的梅头肉,先切丁,再剁成泥,把它放在碗里,调出两碗料汁,一碗倒入葱花、盐、蚝油、酱油、生粉、胡椒粉与肉搅拌均匀,另一碗则简单一些,将黄酒、酱油、淀粉水混合即可。

紧接着,切成方块的臭豆腐中间都被她用筷子划出了一道口子,开始塞肉泥,她塞的量很足,可又不会断了豆腐的形,这就很考验手的精细和对豆腐的感知。

准备工作都完成后,就把这些装上肉的臭豆腐用小火慢煎,先煎有肉馅的那一面,微黄之后换面,等六面焦黄就可以出锅。

热油锅爆香葱蒜末,把刚刚用剩下的肉泥与夏季初刚上市的茄子一起翻炒,打底放在砂锅中,铺上酿臭豆腐,最后浇上调好的料汁,焖煮十分钟便可以出锅。

只是常嘉欣再从厨房出来的时候,都来不及问桂瑜荷两夫妻麻婆豆腐如何,他们就已经离开了,不过孙勇夫妻还跟着卫镇国他们聊着。

孙勇特意在店里等着,就是为了对着常嘉欣说:“晚上的票比较赶,不过他们让我打招呼,麻婆豆腐地道又非常好吃,让他们自愧不如。”

他能感觉出当说到自愧不如的时候,两个人眼中的情绪很丰富,可惜他当时还沉浸在离别中,并没有深究,现在想来或许这道菜对他们来说意义真得很重大。

常嘉欣有些遗憾,她还想着给他们带两瓶豆瓣酱呢,这是把麻婆豆腐做好吃的灵魂,如今只能等有机会了。

同时,她想起了另一件事:“孙叔,臭豆腐有涨价计划吗?最近不少菜都涨价了。”

这话题还真不是随便说说,她这两天逛菜市场感受还是很明显,粮食价格还算稳定,但菜价有不少起伏,孙勇家算是她的供货商之一,自然还是要聊一聊。

说起来,这个物价风波对家常馆生意也是有影响,主要集中在晚上点菜的人次,属于能接受的范围。

“不会不会,我们不会涨价的。”孙勇摆手,只是说完后,想到儿子常和他说不要把话说死,又补充道,“我们这批豆子用完前肯定不会,后面要看市场了,只要大豆价格稳定,应该不会涨。”

“这我也有所耳闻,从价格双轨制开始实施,到去年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我们全国的物价都在涨,越州这边还算有管控,但还是没稳住副食品价格波动。”一旁的卫镇国一旁也参与进来。

“又有囤货的苗头了。”周萍平日里主要购买家用,与邻里关系也可以,消息也多,“卫老你这边消息也多,我们普通人要囤粮食么?这前些年说物价会涨大家都囤货,和这次苗头就很像。”

“可以适量买一些,但不需要到囤的地步,其实目前我们越州的物资是丰富的,上面会参与大调度。”卫镇国摇摇头。

一旁的罗子平认同道:“至少大豆暂时不会涨价,目前政府的储备物资里大豆不在少数。”

“确实没大必要,衣食住行中,食物价格短时间是不会大涨的,应当最是充沛,就日常衣服之类估计变化快。”常嘉欣心里总算有点数,虽说这个世界不一样,但历史进程很相似,改革开放带来通货膨胀是没办法阻拦的,所以她现在想买的东西太多了,空调是一个,还有到现在都没见到票的冰箱,“我估计我要的冰箱价格要大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