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噩梦(2 / 2)
熬葱油也有独门秘诀,就是用不同配比的大葱、小葱和洋葱小火慢熬。大葱辛辣,小葱清香,洋葱甘甜,三者合一,炸出来的葱油香味浓郁,光闻着就能引人口水直流,口感层次也更加丰富。
熬葱油的油也有讲究,一定要用猪油。
用猪油熬出来葱油有其独特的荤香,是豆油和菜籽油等素油不能比的。
此外,火候也尤为讲究,小则不能激发出葱的全部香气,显得寡淡,过火则会发苦,甚至有焦味。
油温七成热,沈春宜往锅中倒入洋葱丝。
“滋滋滋……”洋葱落入油锅,油花翻腾,大泡小泡包裹着葱香争先恐后地从油中浮起,在油面涨破,带来一股浓郁的葱香。
沈春宜专心地盯着油锅,时不时用笊篱给洋葱丝翻一翻面。
待洋葱丝染上微黄,她又往锅中倒入大葱,后是小葱。不一会儿,诱人的浓香弥漫整个后厨。
萱娘猛吸鼻子:“葱油好香好香。”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上次吃的葱油河虾,还有葱油拌面,咽了咽口水,“二娘子,葱油饼好吃吗?我还没有吃过呢。”
“好吃得不得了。”沈春宜用笊篱捞出炸的金黄的葱段,“待会做好了就让你尝尝,喜欢吃就多吃点。”
秦四娘做的葱油饼一绝,在她们未存够开始铺的本钱前曾卖过好长一段时间的葱油饼。
沈春蕙自小耳濡目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做出来的葱油饼味道更是好的没话说,在安南县都是远近闻名的。
记得有一年,一位富商匆匆找来,说吃过她们食铺的葱油饼后一直念念不忘,几年下来,闯南走北,吃过无数葱油饼,但就是想念她们家的这一口。
他这一次走商本来不需经过安南县的,但为了这一口葱油饼,特意兜了一大段路。
沈春宜不敢打包票说沈春蕙做葱油饼的手艺燕京第一,但也敢肯定地说胜过她的人寥寥无几。
最后一盘面的剂子分好,沈春蕙拿刷子在剂子表面刷上一层油,摆到大笼屉里。
孙六娘当即把笼屉搬到灶台上,放在一摞笼屉的最下面。
沈春蕙从柜子里拿出一只大瓷盆放在案板上,随意地抓了几把面粉,一小撮盐,舀几勺热葱油淋在面粉上,拌匀后便随手放到一旁了。
萱娘睁大眼睛等着看大娘子的绝技,却发现才开始就没有了,不由得疑惑地问:大娘子,油酥做好了?”
“嗯。”沈春蕙走到灶台前,揭开最上面的笼屉的棉布看了一眼,麻利地把笼屉搬到了案板上,拿出一个松弛好的面团用擀面擀开,涂上一层薄薄的油酥。
油酥的量看似随意,实则也是千百次试出来的最佳用量,多一分油腻,少一分则不够香。
沈春蕙抓起一把葱花,均匀洒在面饼上,麻利地卷成卷,团成团,再次用擀面杖擀成的圆饼便放到一旁了。
见她又拿出一个面团开始擀面,萱娘懵懵地眨了眨眼:“葱油饼这就做好了吗?”
“算是吧。”沈春宜一面过去拿面饼,一面吩咐萱娘,“烧火了,今日我们先煎几个葱油饼来尝一尝。”
生好火,萱娘不时地回头看沈春蕙的动作,面上还有些不置信,“做葱油饼这么简单吗?”就揉面,做剂子,刷油,做油酥,擀面,刷油酥,撒葱花……她都看会了!
沈春蕙笑而不语。
沈春宜逗她:“很简单吗?下次换你来做。”
萱娘顿时有些不自信了,忐忑地道:“可以吗?我看着感觉还挺容易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