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荒山规划(2 / 2)
其实程野内心里还有个私心,那就是以后从荒林延伸,将古塘村至下湾村,沿凤仙河两岸都承包过来,依照地形打造大型农场。凤仙河两岸的石头是最坚硬的石头之一??花岗岩。黄山和华山都是这类石头,稳定得很,很少听说产生塌方。
而下湾村右边的小凤仙河,紧邻凤凰岭,国家规定过,山林轻易不允许开发。所以要做文章,还是凤仙河两岸更容易些。
而且凤仙河地势险峻,村里在这里开发的田地,村里人都不爱种,尤其是村里种地的老人年龄更大后,基本都不下沟里去了。
去了爬不上来啊,爬两步歇三步,光歇气了哪有功夫种地。
程野将里面的弯弯道道揉碎了掰碎了与程铁木说道,终于程铁木点头了。
他先找村上大队,以他和儿子程四柳的名义申请了荒山宅基地,然后又他忍痛从存款里取出一千块钱,请了村里和外村的几个壮汉,帮忙打整荒山的杂树。
说到宅基地问题,程铁木几个儿子早就分户分家了。户口簿上,他和小儿子一块。
小儿媳张宝丽的户口还没有牵过来,程幺妹年前又分出去了。所以户口簿上的人口只有四个人??程铁木、兰小花、程四柳和程野。
这时候的宅基地管理得还不算严格,申请的数目与实际占地面积略有出入,也不会有人追究。
程大姑听说程老汉要打理荒山修房子,抽了空,和大姑父一起来下湾村帮忙。由于家里实在走不开,她第二天就回去了。大姑父是石匠,会修整石头,留下来继续帮老岳父的忙。
“阿古啊,在村里适应了没?”大姑父谭朝晖问同为女婿的阿古。
阿古闷头挖树根,听见谭朝辉问他,忙不迭一叠声:“很适应,很好。我很喜欢这里。”
说话都带有浓浓的乡里口音。
一连三个“很”,昭示着阿古满意至极。
阿古当然喜欢下湾村。他从小东家吃西家,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稳定的家人,整日面对一群不会说话的牛羊,他内心其实是孤独的,他也渴望家,渴望有个自己的孩子。
但这一切在遇到程幺妹后,彻底圆满了。
现在定居在下湾村,阿古乐呵呵的,能吃饱,吃的饭菜是他从来没有吃过的美味;还有地有房子,有慢慢长大的庄稼。
这些都是他以前不敢想象的幸福。
荒山杂树挖了后,视野更加亮堂。
山脚下一汪清脆的绿带子静静蜿蜒在山峦中,饶是看惯了的村里人都忍不住赞叹。
挖了荒山,程铁木没舍得空在那里,种上了黄豆,移栽了老南瓜苗。苗不是以前的椭圆老南瓜,是程野买回来的长南瓜。听说结的南瓜长长的,有手臂长,圆头,肥肚,又面又甜。
程野原本想把院子里的桑葚苗移栽到荒山上去,想了想,还是等房子修好后再移栽。
她记得有个视频,说的是一个老人给爱妻种了一个花园房。从高空看,地面的花草植被是一个巨大的、层次鲜明颜色丰富的“心”形。
程野倒不是说要打造一个心形花园,她想打造一个一年四季都有果实吃的水果庄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