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六十一章(1 / 2)
一座古朴的府苑立于闹市间,四角屋檐挂着古铜风铃,一摇一曳,叮铃作响,不似四处喧闹,反而尽显静穆。
赤色漆面大门缓缓打开,迎进一人方又徐徐掩上。
映入眼帘的是一宽阔的庭院,曦光从两侧长廊上形状各异的窗格里穿过,照在四周的花草上,古典端庄的老院也就不自觉添了一分不甚庄重的繁茂。
走过一曲一折的长廊,便踏进了庭院中心处的正厅,顶上的匾额用刀刻着四个大字:笔底烟霞。
照理说世家大族的匾额多由金箔而成,这幅匾额却是从里到外皆用原木所制,除了那四个字,再无其他看点,唯一引人注意的,便是它那朽木般的细微裂缝。
一袭白衣轻轻擦过门槛,与内院走出的人正好相遇。
“急匆匆唤我来,家中发生了何事?”
走出的女子五官小巧精致,束着发髻,步摇垂下的珍珠随着她走近的动作一摇一摆。她面泛薄红,音色绵软,“言淮,好久不见。”
“沈音?”言淮这才发现对面的人不是他母亲,他作了个揖,“抱歉,我方才没看清人便问话,实在不妥。”
沈音捂着嘴,打趣他道:“多年不见,你还是这般正经?我们一同长大,还讲这些虚礼做什么。”
言淮直起身,正要询问母亲所在何处,便听见一道婉转的声音:“我若不唤你,你要何时才肯回家啊?”
话音落罢,一位女子便接着走了出来,看得出来,她有点年纪,但养护得当,气色红润,不难看出她年轻时的貌美。
言母终于看到了自家儿子,一激动便双手一张,想跟他来个拥抱。
言淮面对自家尚且如少女般幼稚的母亲,百般无奈,只好后退一步,道:“母亲,还请您注意礼仪。”
言母啧了一声,嗔怪了他几句,便在正厅的主位坐下了,还带着沈音坐在一旁。
言淮看二人坐下,才在另一侧坐下,等着母亲发话。
沈音抬头看了眼对面的言淮,脸越发红了几分。
“听说你最近在帮官府办案?”言母一旦谈起正事,还真有些当家主母的气势。
言淮自是知道这些日不见人影,家里人恐怕早就将他的行踪调查得一干二净,也就直言道:“是。”
“可国主说最近没给你安排任务啊?你也从不与官府接触,这次怎么去查案了?还一去好几天,心里有没有我们这个家了。”
言淮正想着趁此机会将阿泗介绍给母亲,转念一想,阿泗从未答应过他,也不知愿不愿意被他家里知晓。
要不要慢慢来呢?
听说,女子都会为了见夫家发愁。
而且,他们虽然亲过了,但阿泗从未说过喜欢他……
言淮思索着,沈音见他不说话,以为是这问题为难了他,她也理解人要有自己的小秘密,便率先开口替他解围道:“先前言淮陪我去寺庙上香,恰好遇到官府的人,许是那时有了交集,这才找他帮忙的吧。”
言母一脸迷惑,“这经历怎么跟他父亲一样?”
“……”
还不等沈音想出辩词,言母又发现了一个点,“而且,国主都没发话,办案何时需要他一个书生帮忙了?”
说这话时,言母看向言淮,一脸“你不说我们就这么耗着”的神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