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1章 夫妻反目,告至衙门(1 / 2)

加入书签

随着时间推移,旱情比起去年向南移了许多。

京城随之爆发旱情。

‘清风小楼’茶园里的人工湖,水位都下降了大半。

城外更是小河断流,农田干裂。

连百姓的基本饮水都保证不了,就更别提庄稼了。

许多该开花授粉的庄稼,连穗子都没能抽出来。

必定会造成今秋粮食歉收。

京城里的用水变得紧张起来。

闻颜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还是决定让‘清风小楼’暂时歇业。

司天监已经两次祭天祈雨,都未起作用。

已经有大臣提议让皇帝下罪己诏。

京城的旱情都这么严重,就更别提作为旱情中心的晋阳府。

上个月,孟希延和林叔就分别写信回来同她说过晋阳府的情况。

因为去年捉蝗虫太彻底,今年北方的蝗虫数量大大减少。

百姓少了一项收入,越发不安。

只得大量烧炭,以此来保障能够换取足够的食物。

过度伐木烧炭,让晋阳府的林木面积大量减少。

林叔让闻颜拿个主意,还要不要继续收炭。

否则明年降雨之时,恐怕会极易发生泥石流。

孟希延那边,趁着旱情,开始大力清河修路。

除了去年的建坝修河堤,他还增加了修路的劳役。

每人每天派发固定的工作量,以换取固定的食物。

小孩、老人和重病之人,每天可以按情况领取食物。

食物量让他们吃不饱,但也饿不**。

如此一来,他们的粮食就越发紧张。

孟希延除了向当地富绅、周边州府的富户强行借钱借粮之外,皇帝也出手大方。

这也多亏闻颜去年牵线搭桥。

敬明媚的娘家,为了摆脱霍家的控制,献了一座盐井给皇帝。

今年盐井开采出不少的盐,让皇帝大赚一笔,解了皇帝的燃眉之急。

不过,据说敬明媚的兄长敬明山,最近得皇帝召见又进京了。

闻颜猜测,是因为**儿制造出的琉璃器具。

皇帝是想让敬明山,把这些琉璃器具,高价卖去番邦域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