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1979(2 / 2)

加入书签

不过这个傀儡也还算有点用,能打探到罗宝珠给温经理送了礼。

想起这事,罗明珠心里一阵膈应。

看来罗宝珠是铁了心要当她康庄大道上的障碍物,那就别怪她下手太狠。

罗宝珠大概忘了当初罗振荣是怎么车祸去世的吧,也忘了罗玉珠是怎么变成傻子的吧。

既然忘了,她不介意让罗宝珠也体验一下。

??

罗宝珠正忙着办理运输设备的事情。

她已经联系好货车,准备走陆运。

陆运费用高了点,但没办法,走水运更难。

这年头,蛇口货运码头还没正式开通,蛇口发展所需要的物资,都是通过招商局的货船从港城运来。

招商局原名轮船招商局,最开始是由李鸿章创办,李鸿章亲任董事长,而招商局现任的常务副董事长严刚,正是蛇口工业区的负责人。

人家有这个便利,她没有。

只得老老实实走陆运。

不过,她买了一张去蛇口的船票。

蛇口的船票也很难买,客运码头还没正式开通,但也有小规模的载客渡轮服务于特定人群,需要协调申请。

回港时听到的那声开山炮响,让她生出一股要去蛇口工业区看看的想法。

她打算去蛇口找找商机。

在离开之前,她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

制衣厂前阵子因经营不善导致亏损,资产冻结,没法及时给员工发工资,她解决债务危机后,第一时间给员工补发工资,一些员工拿到工资补款后选择走人,一些员工则留了下来。

制衣厂的发展不稳定,那些留下来的员工也都在观望。

人心不齐。

罗宝珠将所有员工召集起来,给出两条路。

第一条,按工作年限拿赔偿款后走人。

第二条,留下来继续工作。

也就是说,要么选择留下来继续干,要么选择离开,离开的时候还能拿走一笔赔偿费。

有人小声问:“赔偿能今天拿到吗?”

“能。”罗宝珠打保证,“如果选择离开,工资一律今天结清。”

话音一落,员工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本来制衣厂效益就越来越不好,一直没见起色,近几天才好不容易把拖欠的工资补发,以后怎么样还说不定呢。

这些留下来的人也不是对工厂抱有多大的信心,赖着不走,不过是肩上扛着养家糊口的担子,怕丢了工作一时找不到下家而已。

这会儿瞧见有补偿,心里开始松动。

万一以后制衣厂开不下去破产了,到时候别说补偿款,怕是工资都发不下来,那就亏大了,现在离开,至少还能多拿一笔费用。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人群中第一个选择离开的员工站了出来。

罗宝珠递给对方一张赔偿单,让对方去财务结清工资。

随后,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陆陆续续,场地空了。

罗宝珠递了十几张单子,心里估摸着大概走光了,抬头一瞧,角落里居然还剩下一个员工。

剩下的那位员工名叫梁霜君,47岁,宽脸浓眉,不苟言笑,罗宝珠认得她,这是一位在制衣厂干了20来年的老员工。

罗宝珠拿着赔偿单走过去,有些好奇:“梁姨,你为什么选择留下来?”

20多年的工龄,赔偿款也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了。

梁霜君望着空荡荡的场地,惆怅地叹了一声,“我从17岁进厂,一直干到47岁,大半辈子都在这间制衣厂,走了也不知道去哪。”

况且,老厂长徐永丰对她有救命之恩,她一直念着这份恩情。

她祖籍在宁波,鸦片战争后,宁波成为通商口岸,不少红头发的洋人来到当地,当地人叫他们“红毛人”,给“红毛人”做衣服的一帮裁缝,就叫做红帮裁缝。

梁霜君的爷爷也是一位红帮裁缝。

当时离宁波不远的沪城发展得更好,不少外国人去沪城做生意,一些名流人士、富家子弟追求时尚,带起一股“西装热”,爷爷便带着全家老小去沪城闯荡。

在沪城最繁华的南京路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