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准备(2 / 2)

加入书签

领头的将军更是通过科考不久的小将韩山。

为了防止意外出现,此次出战除了拨发的五万精锐外。

朱雄英还将自己亲自培养的三千精锐调了过去。

倘若不是为了历练韩山,凭借自己这几千精锐,便足以横扫阿鲁台部。

韩山此次凯旋而归,不单单是将大明的将士们带了回来。

同时也将阿鲁台部的俘虏,一并带了回来。

可以说阿鲁台部已经被韩山给除名了。

这个在元朝灭亡后,就在草原上纵横多年的势力,并且时不时侵扰大明边关的蒙古部落,彻底宣告灭亡!。

大军在抵达大明境内的时候,韩山就已经派人通知朝廷。

只不过朱雄英在得知这个结果的时候,并未表现出来太多的惊喜。

因为这个结果,早就已经注定,一个没落的草原部落,根本就没有资格与朝廷抗衡。

灭掉这样的一个不堪的势力,只凭自己的喜好而已。

唯独值得朱雄英注意的,则是这些随大军回来的俘虏。

国家大事,在戎在祀。

如今大明已经解决内忧外患,步入和平年代。

加上粮食大丰收的热度还没有过去,定要好好庆祝一番才行。

既然是庆祝,那又有什么节目能够比得过一场隆重的献俘仪式呢?

尤其是最近两年,自己帮助朝廷做了不少事情。

官员们嘴上不抱怨,但心中一定再想。

自己这个皇孙殿下,一定是在不停的压榨他们的劳动力。

即便待遇提升了不少,但付出与收获却不成正比。

正好也可以借助这次机会,让大家伙好好的热闹一下。

与皇爷爷商量一下后,这才对韩山传旨。

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在选定的献俘日期,准时赶到皇城。

此消息一出。

户部与礼部彻底忙飞边子了。

以前都是其他部门在皇孙殿下的面前表现,根本就没有自己表现实力的机会。

现在好了。

大明国库充盈,再也不用担心款项的问题。

以往不是不想搞这样的活动,而是朝廷的实力,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礼部在得知消息后,便表示礼部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必定会全力配合庆祝大典。

户部尚书杨思义更是豪迈的大手一挥。

只要是在献俘仪式上需要的花销,一律直接批示。

并且明言,只要银子是用在正途上,户部上下,定然会全力配合。

需要多少银子,户部就有多少银子。

千万不要担心咱们户部没有银子。

一定要将咱泱泱大明的气度摆出来。

除此之外,另一个需要忙碌的地方,那就属鸿胪寺了,

当鸿胪寺得知献俘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便派人通知皇城内所有的番邦使节。

让他们务必以最隆重的礼节参加这次的献俘仪式。

因为大家都清楚,此次的献俘仪式,更是大明宣威的时候。

毕竟在此之前,大明刚刚打败元人的时候,他们还只是大明的藩属。

即便是日后听闻此事,也不可能有亲眼目睹来的震撼。

所以,这一次的献俘大典,鸿胪寺卿势必要让所有人都前来观礼。

更加要让这些人,好好见识一下大明的国威,君威。

更要好好的感受一下,大明军队的强大与所向披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