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阉刀将落(2 / 2)

加入书签

庄重自持的徐渭,还是那般厌烦女子近身!

她收敛了心神,径直向远去的背影追去。

“公子,等等我!”

徐渭听得方才那作怪女子的声儿,反而加快了脚步,下视的眼皮轻轻一挑:真是阴魂不散!

转角时遇到了卸货的商铺,一时拖慢了脚步,竟被身后那蛮力拉住,他转过身低头盯着那葱白手指,沉声道:“放手!”

“我放手!……”

她扶着货箱边缘急喘,发髻中的珠钗随着沉落的动作一颤,和缓了呼吸,她故作郑重地续道:“公子,承你救命之恩,我方才为你卜了一卦。今日你需要捐些银钱赈济灾民,才能化解血光之灾。”

“哼……”他嘲弄地嘴角勾起,反问道:“你今天在街上演的一出好戏,就为了让我信你是个神棍,然后乖乖奉献银两?”

一时被戳破,她竟有些招架不住,纤细的脖子一梗:“我算得很准,你要信我!”

他眼底笼着黑色的影,将声音压低,目光淬毒地威胁道:“再跟着我,就不会这么轻易揭过了!”随即端方地旋过身,绕开店家堆积的货物,长身如玉般离开了!

于嘉又气又急,踢开脚边的箱笼,朝那背影大喊:“我说的是真的,你有血光之灾!”

婉转调音随着海风扑到耳边,徐渭咬牙,“哼”了一声,江湖骗子。

街角传来了马车碾压青石板的声音,竹桥跳下来,走到她近前劝道:“少主,那人走远了……”

于嘉叹了口气,这人脾性真的是难以琢磨!

她之所以想用卜卦方式与他相识,是知道徐渭的恩师比较推崇《易经》卜算,门下已有十七名弟子,原本打算此生不再收徒。因为三个“六”会构成纯阴之卦,卦象为“万物凋零,纯阴无阳”,被视为大凶。无奈,因着徐渭的才情,碰巧破了恩师的例。

可谁想,卜卦一事在徐渭那愣是没奏效。

竹桥见那白玉般的脸庞上,眼窝处红通通一片格外显眼,遂再轻声提示:“少主……”

于嘉不想答话,疑惑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她有那么吓人吗?

不对,该是有点美貌在身的。

又低了头,一眼望进前襟上沾染的大片墨迹,不禁闭了闭眼。

在略显贫乏的词汇里,唯有“惨不忍睹”来形容了。

她白着脸颊,咬牙道:“给那个壮汉扣银钱,演的毫无章法,连排练时半点精髓也没发挥出来。”

啊?竹桥听到傻了眼,方才明明说了,钱银已结清,进兜的银钱哪能有再还回来的道理啊。

于嘉打叠起精神,言语中退了颓丧,吩咐道:“回府换身衣服,赶紧去钱老板那。”

她跟徐渭说的募资善款是真的,还很急。

短期,有余钱的百姓畏惧中毒还能花高价买公盐,可长此以往也怕是吃不起了,更不用提穷苦人家了。

吃不起公盐,就会引起民愤!这是于嘉最担心的事,若真如此,离正名的目标只会越来越远!

前几天,锦衣卫来码头一番抢砸,从漕帮账上给往来的船只赔了不少银两,连日来,又因需为两万名帮众发放学读邸保的饷银,账面早已东挪西凑,却仍有一个与盐棚相关的大窟窿无法填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得已,她想出了向富人募资的办法。

递上了拜帖,于嘉便被钱府下人引着坐到了前厅。她环顾四周,猜测钱老爷是个附庸风雅的虚荣人。

全屋皆摆了紫檀的家具,墙上挂着山鸟图的名家字画,金丝楠木上还插了几束冬日难见到品相的海棠花,还有那水貂毛的软塌,无一不彰显主人家的富贵与排场。

然而,细看那檀木八仙椅上竟镶嵌了玉扶手,玉质虽细腻,雕工宛若天成,就是缺了点勋贵世家的沉着底蕴,略显花哨。

心里有了数,她轻啜一口茶,静静等着钱老爷现身。

门廊台阶上传来了脚步声,还未见到人就先听得了赔罪的音:“于少主是稀客啊,刚刚手头处理了点事,照顾不周失礼了。”

于嘉站起了身,循声看去,与对方打了个照面。钱老爷抬手示意后,她又重新落座。

中年微胖的男人掀了衣摆,半歪着身子,手托在玉扶手上,这才细细打量起漕帮这位年轻话事人。

她有勇有谋地请走了查私盐的锦衣卫一事,迅速在津沽各大商号传开了,但没承想竟是一位十足的美人。

只见她巴掌大的小脸莹白细嫩,眉眼如远山含黛,鬓边仅簪一珠钗,清简的配饰反倒衬得她格外娇俏出尘,眼睑下的美人痣更点亮了整个人的风情。

也就那些无根的番子,能对着这样一个娇软美人下得去手。

清了清嗓,于嘉道明来意:“小女今日来是有一事相求。”

钱老爷抬手,一个请字手势,示意她继续说。

“近日私盐一事想必您也知晓了,穷苦百姓畏惧于私盐有毒的名声,宁肯不吃盐也掏不出银钱来买公盐,我漕帮与同济会商议,想集合各商会的力量,筹措善款筹买公盐,搭盐棚以赈济百姓。早听闻钱老爷素有菩萨心肠,不知可否尽些财力,为各大商户捐赠之举做个表率?”

这个钱老爷是津沽粮行商会的会长,与漕帮有生意上的往来,与她娘也是互相照扶的生意伙伴。

“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胸怀,若犬子能有你一半,我做梦都要笑醒了。”

听话听音,于嘉思忖着钱老爷是想试探她娘的意见。也就直说了:“这事是禀过我娘才在漕帮内先施行的。贵公子龙章凤姿,必不是我等泥腿子能肖比的。”

钱老爷听得心里蕴贴,自家虽是商户,可儿子争气已中了秀才,有了官身,这是每逢推杯换盏时顶顶得意的事。接着话头一转说起了他的顾虑:“漕帮牵头,我钱某人必定鼎力相助,明日会将一千两善款送到。只是,民间商会集资善款容易滋生口舌,不知是否有官府人出来撑个场面呢?”

于嘉岂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