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21章 好运连连4(1 / 2)

加入书签

同样,因为没工作,所以李家做饭的事就交给了李大嫂。

当然也不是白做的,虽然菜统一由李父购买——也曾将买菜权下放给李大嫂过,结果她为了将给她的菜钱省下来,当私房,也就是想吃买菜的回扣,每天买的菜太差了,李父可受不了吃的太差,所以便将买菜权收回了——但家里每人给她两块钱,当是辛苦费。

这点钱大家还是愿意给的,因为李父的工资高,所以家里每个人的工资都归各人所有,不用上交公中,平常也多是李父买菜,也就是给李大嫂交个两块钱做做饭的辛苦费就行了。

其实之所以不用朝家里交工资,当然不是李父等人对原身好,其实是托了李志国和李秋芸的福,要不然,按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家的规矩,那都是要上交绝大部分工资,自己只能留一小部分的,尤其是女娃,家里可能就更要扣下她们的钱了,省得她们攒了大笔的私房,带到了外姓人家,那还不要让他们心疼死。

却说当初,李志国是第一个有工作的——不是自己考的,是顶了李爷爷的班。

作为李家长孙,李爷爷把工作给了他,也很正常。

但李奶奶没工作,没法把工作给小儿子生的孙子,为防小儿子说老两口偏心大房,便按市面上找工作要花的钱,补给了小儿子一房一大笔钱。

李志国有工作后,无论是李爷爷,还是李父,都心疼他从小死了爹,跑了娘,所以便没要求他上交工资。

李志国工作了,不上交工资,那李秋芸接着工作了,她能上交工资?不说就李秋芸的性格不会交了,就是普通人,也会问一句,凭什么李志国一个侄子都不用交,她一个亲生女儿还要交。

于是因为李志国没交钱,李秋芸自然也不交。

这两人不交,等后来的原身工作了,自然也不用交了,要不然凭什么老大老二都不交,老三得交。

于是原身的工资才能得以保下来,要不然,就原身在家里,除了李母疼她,没一个人疼她的情况,她的工资是保不住的。

不提工资不上交的事,却说给李大嫂交做饭钱,现在家里有九口人,李爷爷李奶奶李父李志国夫妻李秋芸原身,还有李志国的两个孩子,李爷爷李奶奶的四块钱由李父交给李大嫂,加上李秋芸和原身的,一共十块钱。

李志国和两个孩子的按理不用交,毕竟跟李大嫂是一家人,但李大嫂可不想自己没私房钱,所以就让李志国代交,也要给她六块钱。

这样她一个月就能拿到十六块钱,不比李母这个临时工少多少了。

其实像琳琅等有工作的人,就是早晚在家里吃,中午都是吃食堂的,所以李大嫂这十六块钱,拿的并不是很辛苦,因为不是一日三餐,都要烧很多菜,就是晚上要辛苦点,早上家里一般吃点馒头稀饭咸菜就对付过去了。

虽然李大嫂因为想扣下私房钱,所以买菜大权被李父剥夺了,但她因为在家,能随时知道附近菜市场的情况,所以有时看到有肉菜,她就会去抢,然后回来找李父报销——然后她又能从中赚一笔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