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他山之石三(1 / 2)

加入书签

“说不上日录。”周涤又恢复了寻常宠辱不惊的样子,“执笔人是心情好了便记上一两笔,我闲得无聊,故而来看看这......日录中的烟火人间。”

“那执笔人写了什么有意思的啊?”放愚放下手中的案盘,将上头的一摞书卷拿了下来,“也说来与我听听?”

“倒有一个有意思的,执笔人取名为‘路闻犬吠,与之对峙’,说的是有一条家境不错的恶犬,总看她不顺眼,有一次,执笔人上山采花,遇到这恶犬拦道,狺狺狂吠。”周涤端坐案前,目光扫过放愚,如愿看到了他好奇地目光,于是继续道,“这狗说啊,我听说你最近在和学堂的老先生学诗,不若较量一二。”

“那执笔人说什么了?”放愚又拿起案盘上的茶壶往茶盏里添茶。

“执笔人拒绝了。”

“为何?执笔人怕比不过?”

周涤摇了摇头,继续道:“可那狗执意相邀,执笔人于是就作了一首诗,这诗中规中矩,于是狗嗤笑,作诗一首,辞藻华丽,引经据典。”

“那就是执笔人技不如人所以迟迟不肯应战的吧?”放愚得出了结论。

“和你一般,狂吠的狗也这样认为。”周涤笑着摇了摇头“但是在狗自鸣得意之时,执笔人又作诗一首诗,那狗听完,大惊失色,你猜为何?”

“为何?”放愚是真被吊起了胃口了。

“原来执笔人作的诗是回文诗。”茶香氤氲间,周涤端起茶盏,眯眼一笑,“须臾之间,以回文相击,她还倒真是一如既往啊,只是不知是不是也在心里骂我是条狂吠的狗。”

“啊?”放愚听糊涂了,他虽觉得自己愚钝,但也知道执笔人是借狗喻人,“公子,你是认识执笔人还是认识那条挑衅的狗啊?”

周涤闻言,眉目轻挑,淡淡道:“都不认识,只是一桩故事,听个乐子罢了。”

放愚不以为意地挑了挑眉,这才想起了前来的目的,他将一摞书卷望周涤面前推了推:“公子,你要的孤本,太子殿下方才遣人送来了。”

周涤满意地打开了面前的书卷,放愚却在一旁叮嘱:“公子你那么博学,就不要总是日日看书,稍微歇歇,书看得越多,眼神就越不好。”

周涤不乐意了:“谁说的!我前几日狩猎,可是百发百中!”

“得了吧公子。”放愚毫不留情地拆穿了他,“以往隔得再远的字你都能看清,如今十几步开外的字你都看得有些模糊了。”

“从前我一直寻找旗鼓相当之人,没想到寻见了反而有些......挫败。”周涤翻了翻书页喃喃道,突然他抬头问放愚,“我有多博学?”

“举国上下,最为上乘。”

周涤一昂头:“我也这么觉得。”

入了秋后,元安城的绿意悄无声息地凋零,这日的秋雨自黄昏起沙沙落下。

“才感觉到暑热,转眼凉意就来了。”宋夫人望着门外出神,“时日真是不禁推敲。”

“夫人!”祝择现将还冒着热气的食盏放在了她面前的小桌上,“菊花粥,快尝尝!”

宋夫人笑了笑,端起食盏,舀了一勺,祝择现见状,嘴角不自觉勾起,絮絮叨叨:“今日晚食,夫人胃口不佳,菊花粥自有清香,夫人多喝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