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章(2 / 2)

加入书签

“父亲,母亲,眼下昭昭康健最是要紧。婚事固然重大,但较之昭昭身体,实属微末。”

他目光转向软榻上气息微弱的谢昭,声音平缓:

“不若,将婚期暂缓三月。待昭昭调养得宜,气血充盈,再择吉日风光完婚。如此,既全了昭昭身子,也顾全了沈家颜面,免生口舌是非。”

一番话,情理兼备,思虑周全,滴水不漏。

“可是……”林氏犹疑地望向谢崇山,压低声音,“老爷为亲眼看囡囡出嫁,已在京中滞留多时,圣上那边……怕已颇有微词了……”

谢崇山亦陷入沉默。他何尝不想亲眼看到她成婚,老友已逝,他总得替他看一看的。

“然以昭昭此刻情形,恐难支撑大婚礼成。”谢执适时补了一句,目光落在妹妹苍白的脸上。

林氏看着病骨支离的女儿,终是红了眼眶,艰难颔首:“……也罢,终究……性命比什么都紧要。”

谢崇山虽有顾虑,终究也沉重地点了头:“罢了,便依你所言。为父不日便要启程,军务缠身,与沈府商议之事,就交由你去办吧。”

谢执低首应下:“儿子明日便去。”

这一夜,谢府上下一片忙碌。而暖阁内,谢执轻轻揽着昏昏欲睡的谢昭,目光沉静如幽潭,唇角勾着一点心满意足的弧度:

越拖,越好。

旁人急,他不急。

??

次日,沈府前庭新雪薄积,晨光微亮,寒气刺骨。

管家早候在门前,见谢执车马到,忙迎上前,躬身道:“谢大人光临,寒舍有幸,请入内叙话。”

谢执今日穿藏青织金常服,外披玄狐裘,愈显沉稳端方。他唇带浅笑,步子不紧不慢:“叨扰了。”

过影壁,入前厅,沈尚书已在内堂等候。

寒暄落座,侍从奉上热茶,厅内一时安静。

沈尚书端茶轻抿,温和中带着试探:“听闻令妹近日身子不适,老夫与内人颇为挂心。”

谢执神色如常,微微点头,语气温和:“谢沈大人关怀。昭昭近来气血稍虚,好在脉象平稳,太医每日调理,已见好转。”

他顿了顿,声音放缓:“今日登门,实有一事需当面与沈大人商议,还望海涵。”

沈尚书眼底微动,仍平和道:“谢大人但说无妨。”

“婚期将近,昭昭却因积劳抱恙,若勉强成婚,恐遭人议论谢家草率,也损她名声。作为兄长,甚是忧心。”

沈尚书手指轻抚茶盏,沉吟片刻:“令妹身子要紧。只是吉日已定,骤然推迟,恐生枝节。”

谢执淡笑,语气更柔:“沈大人所虑极是。然太医院正再诊,言昭昭需静养三月方稳。若勉强成亲,恐难周全。不如从容些。”

他抬眸瞥了沈尚书一眼,语调低缓:“谢家虽非显赫,但昭昭是我亲妹,嫁入沈家,须得体面周全,方不负沈家厚爱。”

沈尚书眼底闪过一丝不安。

推迟三月,这婚事如半空纸鸢,线虽在手,却飘摇不定。

他拢袖思忖,语气仍稳:“谢大人说得有理,姑娘身子为重。只是若传出风声,恐对令妹清誉有碍,谢大人可有思量?”

话中已有试探。

谢执神色不动,唇边笑意却深了些。

“正因如此,昭昭才须养好身子。流言不过闲话,我谢执在朝堂立足,不惧非议,只怕她将来日子难过。”

他语调缓慢,却隐含压迫。

“若沈大人应允,我代为周旋,婚期延后三月,择日不难。待昭昭养好,沈家再风光迎娶,旁人只剩羡慕,不敢妄议。”

厅内沉寂片刻。

沈尚书凝视眼前这年轻权臣,心头泛起一丝烦闷。

此人分寸拿捏极准,话说得体面,实则步步紧逼,教人无从反驳。

他思量再三,终道:“既如此,老夫便依谢大人。还望叮嘱二小姐好生调养。”

谢执拱手,唇角微扬,似松了口气:“多谢沈大人体谅。昭昭知沈家厚意,必早日康复。”

又寒暄几句,场面融洽,似一场兄长护妹的体面商谈。

可出了沈府,谢执步履徐缓,负手立于雪光中,指尖轻摩袖扣玉珠。

他薄唇微勾,低喃道:“三月……哪用得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