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章(2 / 2)

加入书签

谢执坐到床边,目光温和地落在她苍白的面容上:“今日可还觉得难受?”

谢昭缓缓摇头,气息仍有些微弱。

他伸手,指腹轻轻搭上她纤细的腕脉,凝神片刻,眉心纹丝不动,语气平稳如常:“太医说你气虚脉缓,须静养些日子。”

他低声笑了笑,带着几分哄慰,“再过些时日,你便是沈家新妇了,自该养得康健红润,风风光光地嫁过去,才叫旁人瞧着,不敢轻慢。”

谢昭睫羽轻颤,颊边泛起一丝微弱的红晕。她微微喘了口气,抬手扶了扶鬓角,眉间笼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忧虑:“阿兄……近日为何我总觉困倦难当?便是走几步路,也疲累至极,仿佛……仿佛精气神都被抽走了似的……”

她蹙着眉,努力想理清那混沌的思绪,却总在半途断了头绪。

“莫要胡思乱想。”谢执抬手,轻轻摩挲着她粉嫩的耳垂,“不过是气虚血滞罢了。安心用药调养着,过些时日自然就好了。”

他的声音低沉而笃定,带着让人心安的力量。

谢昭望着他温煦的眉眼,心头那点疑虑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泛起微澜便沉了下去。她终究只是沉默,顺从地点了点头:“……昭昭知道了。”

窗外落雪簌簌,檐角冰棱垂挂,寒意无声侵浸。

不多时,家仆端着一碗新煎的汤药进来,药气氤氲,带着温热的苦涩。

谢昭撑着虚软的身子,看着那碗比平日色泽更深些的药汁,眼中浮起一丝疑惑:“阿兄,不是……每日一副么?”

谢执轻轻按住她欲起的肩头,将她温柔地按回软枕之中:“这是阿兄亲自去太医院,请院正为你斟酌的新方子。看你整日这般病怏怏的,阿兄……”

他顿了顿,眼底情绪深浓,“心疼得很。”

谢昭一时无言,望着兄长眼中清晰可见的关切与担忧,那点疑惑终究被铢积寸累的依赖和顺从淹没。她不再多问,乖乖地捧起那碗温热的药,小口小口,缓缓饮尽。

她未曾看见,在她垂眸饮药时,谢执立于榻前,眸光落在她指尖微颤的碗沿上,冷静地注视良久,直到确认最后一滴深褐的药汁也落入她喉中。

碗底空净。

他唇边这才漾开一丝真正温柔的笑意,俯身替她仔细掖好锦被,指节拂过她微凉的脸颊。

“乖,睡吧。”

??

与此同时,沈府书房内烛光静燃,光影幢幢。

沈晏奉父命踏入书房时,沈尚书正立于紫檀案前,眉头深锁,神色凝重。

“晏儿,坐。”沈尚书声音低沉。

沈晏依言行礼落座,见父亲如此情状,心头微沉:“父亲深夜召见,可是朝中有何忧患?”

沈尚书默然片刻,方缓缓开口,声音压得极低:“近日朝中风向……颇为诡谲。”

“圣上数次于早朝提及北疆军务,措辞急切。恐怕……你岳丈大人,未必能等到你们大婚之期,便要奉旨启程了。”

沈晏闻言,神色陡然一凛:“年关在即,圣上竟连这月余光景也不愿再等?”

沈尚书凝眸沉思,语调沉沉:“此中必有推手。然其目的究竟为何,为父一时亦难窥全豹。”

言罢,他起身缓步踱至窗前,烛火将他的背影拉得颀长而沉重,投下一片浓重的暗影。

“更棘手的是……”沈尚书的声音自暗影中传来:“近日……有人暗中翻查旧卷宗,所查之事,竟牵涉到多年前那桩……盐案。”

“盐案?”沈晏心头猛地一跳。

沈家旁支当年在北境盐道暗有私贩,虽早年被重手镇压、销档遮掩。如今若被翻出,一旦旁支顶不住压力,牵连之广,不啻于一颗埋藏在沈家深处的毒瘤。

“父亲,此事……是有人刻意针对我们沈家?”沈晏的声音带着紧绷。

沈尚书回转身,眼底的寒光瞬间收敛,化作一个安抚的笑意:“晏儿不必过于忧心。想凭此扳倒我沈家根基,也非易事。”

沈晏垂眸,指节在袖中握紧,“都怪儿子无能,不能替父亲分忧。”

他走到沈晏面前,抬手抚须,语重心长:“你眼下最要紧之事,便是与谢家联姻。待你成婚之后,以你才学,定能科举入仕,光耀门楣。”

他重重拍了拍沈晏的肩膀,目光深邃:“往后踏入仕途,便是风浪里行船。你天性耿直,需时时稳妥。旁的,可多向你那位大舅子讨教??”

他顿了顿,嗓音压得极低:“谢执此人,笑里藏刀,远不止眼下这般温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